GB18281.1-2015采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

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cts—Biologicalindicators—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的编号:GB18281.1-2015采。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共有33页,发布于2017-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80.01
  • 实施日期2017-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3页
  • 文件大小649.94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


国家标准 GB18281.1一2015/IS011138-1:2006 代替GB18281.l2000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ets一Biologiealindieators- 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IsO11138-1:2006,IDT 2015-12-10发布 2017-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前 言 GB18281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828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环氧乙婉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3部分;湿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5部分;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本部分是GB1828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8281.1一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与GB18281.1一2000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的具体信息 -增加了对标签的综合要求的图表; 增加了生物指示物的使用关于具体的最低生物量和/或抗力标准的范围等其他方面的要求,这 些范围在产品标签上有详细说明, 在附录D中规定可以用HsKP.LHsKP或sMCP方法计算D值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l138-1;2006《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8601;200o. IDT); -GB18278.1一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湿热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 常规控制要求(ISO17665-l:2006,lDT);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GB18279.12015 环氧乙烧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 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IsOll135-l:2007,IDT); GB/T18279.2一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烧第2部分;GB18279.1应用指南 ISO11135-2:2008,IDT) GB18280.1一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 常规控制要求(IsO11137-1:2006,IDT);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第2部分;建立灭菌剂量(Iso11372 GB18280.22015 2006,IDT); GB/T18280.3一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第3部分;剂量测量指南(Iso1l137-3: 2006,IDT); GB/T19633.1一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 统要求(IsO11607-1;2006,IDT); GB/T19633.2一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 要求(IS(O11607-2:2006,IDT); GB/T19973.1一201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 定(ISOl1737-1:2006,IDT);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GB/T24628一2009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ISO18472:2006. IDT); YY/T0287一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IsO13485:2003,IDT); YY/T0466.1一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 用要求(ISO15223:2008,IDT)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GB/T1.1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编辑上的修改;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行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M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久儒,黄秀莲,黄靖雄、赵健存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281.l2000.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引 言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灭菌周期监测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载体和菌悬液)在生产、标签、检测方法和 性能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GB18281的其他部分规定了对用于不同灭菌过程的生物指示物的具体要求 附录F中介绍了生物指示物的详细图解和组成部分,其中包含GB18281中的两类生物指示物,这 表明染菌载体可不用包装,也可以用灭菌物质可穿透的初级包装,暴露于灭菌因子中 抗力特性取决于试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准备方式和初级包装的效果 关于生物指示物的选择、 使用以及结果的指南参考IS(O14161 对于任何一个(包括GB18281的其他部分所描述的)灭菌过程,生物指示物的抗力也取决于测试 时的微生物环境 理论上这可能导致生物指示物的准备过程中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 此外,灭菌过程 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保证产品在各种条件下能充分暴露 因此,当暴露在特定灭菌过程各种 条件下时,规范生产的生物指示物的抗力性能表现为D值和相关的值 这些值在GB18281的其他 部分中都有所规定 专业制造商,使用者和权威管理部门都参与了GB18281的第1部分一第5部分的起草,其代表了 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 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中所未涉及的具体灭菌过程的生物指示物也要遵循GB18281的通用要 求,包括抗力性能的测试 这类指示物不能准确定义,可能用于新的灭菌过程,也可用单独的微生物负 载来代表 如果这些生物指示物含有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小组一组以外的微生物,应满足合适的保 藏方法和安全等级 GB18281规定了确认要求和灭菌过程的控制 m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范围 1.1 适用 1.1.1GB18281的本部分规定了拟用于确认和监测灭菌周期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载体、试验菌悬 液)及其他组成部分在生产、标识、检测方法和性能方面的通用要求 本部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GB18281的其他各部分 对于用于特殊灭菌过程中的生物指示物的 1.1.2 要求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都有所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的生物指示物 1.2不适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依靠物理方式去除微生物的检测体系,例如过滤过程或利用清洗消毒器或流通蒸 汽等物理和/或机械方法去除微生物的过程 然而,本部分应包含相应的微生物测试系统的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8601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Dataelementsandinterchange formatslnformationinterchange一Representationofdatesandtimes ISO11135-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烧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 控制的要求(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ets一Ethyleneoxide一Part1:;Requirementsfordevelop ment,validationandroutinecontrolofasterilizationprocessformedicaldevices) 5so135-2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 第2部分;Iso11135-1应用指南(Sterilizationof 烧 Part2;GuidanceontheapplicationofIso11135-1 healthcareproductsEthyleneoxide Iso11137-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 要求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cts一Radiation一Part Requirementsfordevelopment, validationandroutinecontrolofasterilizationprocessformedicaldevices IsO11137-2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 第2部分;建立灭菌剂量(Sterilizationof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Part2:Establishingthesterilizationdose Iso11137-3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 第3部分;剂量测量指南(Sterilizationof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Part3:Guidanceon dosimetrieaspe ectS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Packa forterminallysterilizedmedicaldevices一Part formaterials,sterilebarriersys 1.Reuirements g1ng temsandpackagingsystems IsO11607-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Packagingfor terminallysterilizedmedicaldevicesPart2Validation forfor sealin requirements Drming, ingandl assemblyprocesses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ISO11737-1 医疗器材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 -Mlitrobiologtceamethods一PartlDeterminaton Sterilizationofmediealdeviees of ppulaion of microorganismsonproducts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Mediealdevices Qualitymanagement ystems一Requirements forregulatorypurposes) ISO15223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Mediealdevie Symbolst ceS to withmedicealdevicelabels,labellingandinfor mationtobesupplied beuSed ISO17665-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湿热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 要求(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 forthedes produ ucts一Moistheat一Part1;Requirements evdlopment validation.androutinecontrolofasterlzationpro rocessformedicaldevices 1SO18472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Steriliationofhealhcareprod uctsBiologicalandchemicalindicators Test equipment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指示物biologiealindieator 对规定的灭菌过程有特定的抗力,含有活微生物的测试系统 ISO/TSl1139;2006,定义2.3] 3.2 载体carrier 可涂覆试验微生物的支持材料 3.3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 CFU 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生长构成的肉眼可见的活的微生物群落 3.4 菌种保藏编号eulturecolleetionnumber 由科学界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试验微生物的唯一编号 3.5 培养条件ceultureconditions 促进微生物复苏、生长和(或)繁殖所采用的生长培养基和接种方式的组合 [1so/Ts11139;2006,定义2.10 注;接种方式包括接种温度,接种时间和其他特定接种条件 3.6 D值Dvalue D值D0value 在规定的条件下,灭活试验微生物总数的90%所需的时间或剂量 [ISO/Ts11139:2006,定义2.11] e 'w值Fwvaue 反映了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其根据D值与微生物的对数减少量的乘积计算得到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3.8 灭活inaetivation 微生物生长和(或)繁殖能力的丧失 [ISO/Ts11139;2006,定义2.21] 3.9 灭活曲线inaetivationcure 在设定的条件下,试验微生物的灭活与对灭菌介质暴露增强的关系曲线图 3.10 染菌载体inoeulatedearrier 已染上规定数量试验微生物的载体 注:见附录F 3.11 标定的微生物总数nominalpopulatiom 制造商标定的活的微生物数量 注,一般以g的函数来表达(如,10). 3.12 包装系统package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ISO/TS11139:2006,定义2.28 3.13 初级包装primarypackage 包装系统的一部分,用于维持产品的完整性 注:保护染菌载体免受损坏和污染,而不阻碍灭菌因子穿透的系统 3.14 过程挑战装置 schallengedevice;PCD pr0ceSS 对某一灭菌过程构成特定抗力的装置,用于评价该灭菌过程的性能 [ISO/Ts11139;2006.定义2.33] 3.15 抗力仪resistometer 为测量灭菌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和/或化学参数相关组合而设计的测量设备 3.16 次级包装secondarypackage 装有已包装的生物指示物,供运输和贮存的包装系统 3.17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ser-containedbiologicalindieator 初级包装中含有试验微生物恢复生长所需培养基的生物指示物 3.18 存活-杀灭区间surival-killwindow 在规定的条件下灭菌处理时,生物指示物从全部存活微生物(存活时间)过渡到全部杀灭微生物(杀 灭时间)的暴露程度 3.19 菌悬液suspension 包含活的试验微生物的液体 注,装在密封好的安瓶内的菌悬液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指示物使用,菌悬液也可以是染菌载体或者生物指示物的中 间体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3.20 活菌量viable ecount 实际可回收的菌落形成单位或其他合适单位的数量 注:见附录A 3.21 值xvalue 使D值变化一个数量级所需温度的数值 注:见IsO11138-3和IsO11138-4 生产通用要求 4.1 生产控制 4.1.1质量体系 制造商应按照本部分建立、记录和持续运行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例如Iso13485,GMPs或国家 其他要求)用以覆盖所有的操作要求 特别是制造商要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对生物 指示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4.1.2可追溯性 4.1.2.1制造的组成成分的可追溯内容应保存 4.1.2.2制造的组成成分应包括掺人或直接接触试验菌悬液、染菌载体或其初级包装的所有材料和组 成成分 4.1.3最终产品要求 最终产品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a)生产(第5章); b) 标签(4.3); e)抗力特性(6.4); d 储存和运输(4.4) 注:生物指示物的使用方法参见1sO14161 4.1.4人员 本部分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来实施(见4.1.1). 4.2试验微生物 4.2.1菌株 4.2.1.1试验微生物应为被确定的菌株,来源于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并能通过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 确认 试验微生物应为符合以下条件的菌株 4.2.1.2 试验微生物需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不需要特殊保藏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操作条件,不需要特 a 殊的运输和邮递要求(例如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小组一组要求) b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运输和储存,可以有效保持其菌株的抗力 注;一般来说,生物指示物使用的试验微生物来自细菌芽抱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4.2.1.3除细菌芽抱外,试验微生物也可以是被证明对灭菌过程有合适抗力的微生物 4.2.2菌悬液的初始接种物 4.2.2.1每批试验微生物悬液的最初接种物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可追溯到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 b)验证其种类和纯度 4.2.2.2指定保存试验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应当能保证培养物不受污染,且引起其固有的性质发生变化 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4.2.2.3制造商应记录和验证每株试验菌的详细确认检验 4.2.3试验微生物数量 4.2.3.1对试验微生物悬液的活菌计数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4.2.3.2用户需要试验微生物生长指数情况时,应将有效试验微生物数表达为占显微镜检测所得细菌 总数的百分比 4.3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签 4.3.1每批菌悬液,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的标签上应有以下说明 -可追溯生产过程的唯一性编号; 试验微生物的名称 适合菌悬液、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的灭菌工艺 -按照IsO8601规定的方式标明失效期,例如,××××年××月××日; 制造商的名称、商标,地址或其他识别方法; 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国际公认的符号(见4.1.3和IsO15223). 每批产品的外包装应该包括表1中给出的信息 4.3.2 4.3.3标签使用的符号可参照1SO15223的规定 表1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信息要求 菌悬液 染菌载体 生物指示物 提供试验微生物的菌种名称或缩写和该菌种的编号 必需 必需 必需 菌悬液的标称容积(mL 必需 产品适用过程、抗力以及影响抗力的操作过程和载体 必需 必需 必需 详细的储藏条件 必需 必需 必需 处置方法 必需 必需 必需 使用指南,尤其是有关灭菌处理后用于恢复试验活菌的培 必需 必需 必需 养基和培养条件的数据 每毫升试验微生物的数量(菌悬液)或每单位菌含量(染菌 必需 必需 必需 载体或生物指示物 次级包装中产品的数量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参考本部分 必需 根据要求对制造商提供的抗力以及数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4.4储存和运输 4.4.1应遵照试验微生物悬液的存储和运输条件,确保试验微生物悬液符合本部分和GB18281的其 他部分的要求 4.4.2对染菌载体的包装方式应不影响其标明的数量和每个染菌载体的性能 4.4.3应遵照染菌载体的存储和运输条件,确保染菌载体符合本部分和GB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4.4.4单独包装的生物指示物应放人次级包装中才能进行运输和储存 用于运输和储存的包装应确 保生物指示物符合本部分和GB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生产具体要求 5.1菌悬液 5.1.1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应能保证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本部分和GB18281的其他部分性能要求 的试验菌悬液 5.1.2菌悬液培养基应不影响试验微生物的稳定性,同时要与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制造工艺和材料 相兼容 5.1.3收集及随后的处理方法应保证载体染菌时使用的菌悬液不含有对染菌载体或生物指示物的效 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培养基残留物 5.2载体、初级和次级包装 5.2.1载体、内层和次级包装的材料应不得含有任何对生物指示物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污染物(物 理的、化学的或微生物的) 载体,内层和次级包装以及特殊的储藏条件的标识应符合本部分要求,保证生物指示物在有效 5.2.2 期内性能良好 制造商应向购买者提供每种载体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2.3在灭菌过程中或灭菌后,载体和初级包装应不得残留或释放任何物质到培养基,否则会抑制少 量存活菌在培养条件下的生长 应按附录B进行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这一要求 5.2.4载体、初级和次级包装使用前应耐受预期的运输和处理,保证无破损 5.2.5用于载体和初级包装的原材料应能经受暴露于灭菌过程,以保证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性能在 预期用途下稳定 应通过观察灭菌过程中载体和初级包装暴露于极限变化范围及其物理和化学变化的 程度来检验是否符合标准 注:相关的灭菌条件见GB18281的其他相关部分 5.2.6生物指示物的制造商应研究灭菌条件,并对生物指示物灭菌条件的适用性进行测试 5.3染菌载体 5.3.1制造染菌载体的材料应能经受暴露于灭菌过程中不会变形、熔化、腐蚀或其他损坏,从而影响染 菌载体的使用 5.3.2除非制造商已经证明多个菌种的使用不会严重影响在特殊灭菌过程中试验微生物的性能,否则 只能采用同一株试验微生物,制备一批染菌载体 5.3.3接种前,需要依据Iso17665-1,IsO11135,ISO11137的相关灭菌方法,对载体进行灭菌 如果 灭菌不可行,接种前应依据Iso11737-1建立可接受的生物负载量限度要求(见附录B) 5.3.4载体的接种应保持一致的微生物数量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5.4生物指示物 5.4.1应把单个载体分别装人初级包装内作为生物指示物 5.4.2预期适用的初级包装应被确认(见附录B). 5.4.3包装应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见1SO11607-1和1SO11607-2). 5.5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的性能应经过验证,其中包括经过灭菌过程后试验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恢复 能力 抗力测定 抗力的通用要求 6.1 每批次/批量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应经过试验,以证明符合本部分及GB18281的其他部分的性能 6.1.1 要求 灭菌过程中生物指示物的抗力性能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中设有规定时,应该按照已经描述 6.1.2 灭菌过程的试验条款确定 6.1.3某些灭菌过程中使用不符合GB18281要求的生物指示物的最小菌量和抗力,需确定和明示,并 被公认 能够提供以下信息的生物指示物是可以被接受的: 符合GB18281所有其他要求(包括菌量和抗力的检测方法); a b 产品信息中,包括对活菌数和抗力的详细说明; 当菌量和/或抗力若适用)低于GB18281的相关部分的规定值时,产品标签要有明确警示 c 6.1.4抗力试验应包括活菌计数和抗力特性的测定(见6.3和6.4). 6.1.5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可用F值表示 6.2 试验微生物 应规定试验微生物 6.3试验微生物的数量 应确定活菌数量(见附录A). 在有效期内,制造商或第三方机构利用制造商给出的方法检测出活菌的数量,应介于制造商标定值 的50%一300%之间 6.4抗力特性 6.4.1抗力特性的确定应使用至少以下两种方法的组合 a)通过建立存活曲线测定D值(见附录C). b)通过部分阴性分析法测定D值(见附录D) e)验证存活-杀灭反应特性(见附录E) 6.4.2由这些方法获得的数值应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规定的范围之内 在生物指示物标签上至少 标有两个上述数据 6.4.3在有效期内,利用制造商给出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定的D值,范围应在士20%之内 理想状态下,存活菌曲线在整个灭活区间呈线性关系 实际上有些误差,但是线性应保持在可接受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范围之内 通过计数法建立的存活菌的抗力曲线大于5×10',而通过部分阴性分析法基于存活试验微 生物统计分析建立的曲线则低于5×10' 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与线形存活曲线 无严重偏差 GB18281的其他部分可增加其他的要求[例如用于湿热灭菌IsOlll38-3)或者干热灭菌 IsO11138-4)的生物指示物的值] 本部分和GB18281的其他部分规定的抗力特性规定了测试条件的细节 6.4,4用所得的全部存活菌数的常用对数值的一半对时间作图,所得的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不小于 0.8 6.5试验条件 抗力特性的测定应在指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见表2 表2试验所需要的最少样本 GB18281.1的测试方法 检测样品的最少量 最少暴露次数 检测样品的最小总量 测试活菌的初始数量 附录C存活曲线方法 20 S" 附录D部分阴性分析法 20 100" 附录E存活-杀灭区间 50 100 最小总数应取决于方法组合的选择 124或204 注对于特殊灭菌过程的一般性检测方法在GB18281的其余部分有所解释 未经过灭菌的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的活菌数 随后的,(见表D.1)在暴露条件下额外的检测不用于计算.但却是作为评判结果有效与否的条件 培养条件 7.1培养箱 7.1.1培养箱应能设置、监测与确认具体的培养条件 7.1.2除了对常规的温度进行监测以外,培养箱温度分布也要被验证 7.2生长培养基 7.2.1生长培养基应当被规定和证明,可以支持不少于100个试验微生物接种体的生长 标签上应包括暴露于灭菌过程后培养条件的信息 7.2.2 7.2.3生长培养基应当被确认以确保它可以去除任何可能影响测试菌活性的灭菌因子残留 7.3培养 7.3.1应确认培养温度和时间 7.3.2制造商应提供培养指南(见表1) 对于一个公认的灭菌过程例如湿热灭菌和环氧乙婉灭菌,利 用合适性能测试菌,分别为嗜热脂肪芽抱杆菌和枯草芽袍杆菌,其培养时间通常为7d 对于一个新的 灭菌方法,7d的培养时间是不充裕的,基于验证,至少14d才能用来作为一个参考培养周期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活菌数测定 A.1概述 A.1.1通过菌落形成单位检测方法统计染菌载体或已包装的生物指示物上的试验活菌 这种方法常 用于预期回收菌量在5×10'CFU以上的情况 A.1.2应按照A.2一A.4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关产品恢复的试验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和未处理的样 品,同时也可以用于初始活菌数(未处理的样品)的检测以及利用存活曲线(处理过的样品)检测D值 A.1.3可以使用已证明的与平板计数法等效的其他方法 A.2试验样品的最小检测数量 每批量/批次或每次暴露至少使用4个测试样品 A.3样品的准备和培养方法 A.3.1应把检测样品放人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 通过已确认的程序(例如用玻璃珠振荡,研磨和/或用 混匀器和/或混合器混匀、漩涡振荡、超声波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将试验微生物从试验样品上洗脱下来 见ISO11737-1) A.3.2若需要,应通过稀释的方法,用合适的无菌稀释液调整微生物在菌悬液中的浓度 在任何情况 下,利用上述方法,使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控制在特定范围之内 将培养物与融化的固体琼脂培养基混合或涂布在有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菌落数控制在30CFU 300CFU之间最为精确 A.3.3应利用合适的检测方法统计活菌数 方法包括膜过滤法、半固体培养基涂布法,以及固体培养基混合法(见Iso1737-1) A.3.4生物指示物制造商应确认或提供合适的试验微生物恢复培养基,和/或准备培养基的全部资料 和说明 A.4培养和计数 A.4.1平板样本或滤膜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 通常,嗜热菌的培养温度在55C一60C下,时间不少于48h;常温菌的培养温度在3037 下,时间不少于48h 注:在较高的培养温度下,培养基的干燥性会显著影响生长 A.4.2经过适当的时间培养后,应对平板或滤膜上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再计算出每个合适单位上恢复 试验微生物的平均数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附 录B 规范性附录 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载体和初级包装材料测定细菌的生长抑制 B.1概述 本方法通过确定载体和初级包装材料对灭菌后试验微生物生长可能的抑制效果来测定其在确定灭 菌过程中的适用性 这些材料物理性能的适用性应经过测定 检测方法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已给 出 抗力仪的相关要求见ISO18472 B.2材料 B.2.1试验菌悬液与染菌载体使用的细菌同株,而且制备方法相同 悬液内细菌总数应可知,可经活 菌计数确定,分成含有少于100CFU活菌的试样 培养箱应能设定特定培养条件的温度,并能监测确认 B.2.2 B.2.3培养基应符合培养条件规定 B.2.4检测样品应为根据B.3要求准备的未染菌载体和初级包装材料 B.3方法 B.3.1准备9管培养基,均放置在培养条件规定的培养温度下,装人与通常菌悬液、染菌载体和生物指 示物相同体积的生长培养基 B.3.2 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本染菌载体,分成后组,每组2个 应用翻造生物指示物的材料进行 包装 B.3.3取B.3.2中的3组样品,每组包含2个载体,并将其暴露在灭菌过程中 B.3.4按照本部分以及GB18281的其他相关部分要求的数值确定抗力检测仪的操作条件 B.3.5灭菌终止时,除去载体的包装,在无菌条件下未经中间处理直接转移到培养基中,在3管预温至 培养温度的培养基中分别加人一组2个载体(见B.3.1) 记录完成转移的时间 B.3.6 将包含载体样本的生长培养基在规定的温度下培养2h士10min以便载体上的抑制物解除吸 附 将此培养基取出培养箱,每管接种不多于100个活菌的试验微生物悬液,再把此接种细菌的培养基 放回培养箱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确定的恢复生物指示物的时间进行培养 B.3.7将未经暴露过程,包含2个载体的剩余3组转移到3管培养基中作为对照,培养2h士10min,再 每管接种不少于100个试验微生物,在确定时间内按照B.3.6相同的方法培养 B3.8如果发现有菌载体的使用会影响检测结果,应进行微生物的鉴定 B.3.9生长培养基对照,将3管无载体生长培养基培养2h士10min,再每管接种不少于100个试验微 生物,在确定时间内按照B.3.6相同的方法培养 B.3.10在确定的培养周期结束时,从培养箱中取出全部9管培养基,再按制造商确定的常规条件使用 方法进行活菌检查 B.3.11以试验微生物“有菌生长”或“无菌生长”报告结果 10o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B.4结果分析 B.4.1如果在阳性对照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无菌生长”,则本次试验无效 注:阳性对照无菌生长可能是由于接种试验菌总数失控或恢复条件不合适如生长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 B.4.2如在载体对照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无菌生长",则表明载体不适合生产染菌载体或者生物指 示物 注在载体对照中“无菌生长"而在生长培养基中有生长,则表明载体材料对试验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 B43若被灭菌过的载体在三次试验中出现一个或者多个“无菌生长",则表明载体材料不适合生产染 菌载体或者生物指示物 注;无菌生长可能是由于处理过程中载体材料上吸附高浓度的灭菌剂或发生降解引起的 B.5初级包装材料生长抑制性的确定 B.5.1初级包装材料应按照类似载体的方法进行试验(用初级包装材料作为检测样品,按照本部分给 出的步骤检测. B.5.2试验中被测试的初级包装材料与培养基接触的部分,应是正常染菌载体面积的两倍 对自含式 生物指示物,则等于正常接触恢复培养基面积 检测样品应该浸没在生长培养基中 11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存活曲线方法测量D值 C.1概述 本方法是通过直接计数菌落数(CFU)检测存活试验微生物的数量 利用活菌计数法检测存活被 测微生物的数量 这个方法也称为直接计数法,见附录A 注:这种方法可行的最低限约为5×10'CFU .2材料 C.2.1测试样品如芽袍悬液、染菌载体或已包装的生物指示物,应包含在材料当中 注;检测方法在GB18281的其他部分给出 抗力仪的其他规定由Iso18472给出 C.2.2培养箱应能设定特定培养条件的温度,并能监测确认 c.2.3符合培养条件的生长培养基应包含在材料当中 C.3步骤 c.3.1测试样本应暴露于规定的暴露条件 暴露范围应规定,见表2 c.3.2应至少有5次暴露,而且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a)有一次暴露中样本未经灭菌因子处理(例如0暴露时间); 注,灭菌因子可不存在或由惰性气体或介质替代 至少有一次暴露使活菌数降低到最初接种量的0.01%(减少4lp); b c)至少有三次暴露介于a)和b)情况之间 c.3.3每次测定中每次暴露所用的试验样本应不少于4个,每次暴露应采用相同数量的试验样本 c3.4如果灭菌因子在试验样本上或内部有残留,要尽快去除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如果需要去除程 序,应被验证 c.3.5每次暴露2h内,应对测试样本进行处理,让试验微生物从载体上脱落 在常用条件下恢复,采 用制造商规定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进行活菌计数(见附录A) c3.6应用合适的无菌稀释液调整菌悬液浓度 将培养物与融化的固体琼脂培养基混合或涂布在有 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菌落数在30CFU一300CFU之间视为有效 C.3.7用所得的全部存活菌数的常用对数值,对时间(min)或剂量作图,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确定最佳线性曲线 回归分析时不应包括原先细菌数0.5lg范围内的存活数据点 计算所得直线斜率 的负倒数值,即等于以时间(nmin)或剂量表示的指定暴露条件下的D值 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最佳线性拟合曲线的斜率 nG AB V nC A" 式中 最佳线性拟合曲线的斜率; 数据点的个数; 12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习(lgy); G 习t; A B 习Igy; 习t" 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在表C.1给出 表C.1回归分析需要的样本数据 暴露间隔() 回收菌量"(y lgy (lEy g mln =0.0 ilgy1 lgy1" gy lgy lgy2 y lgy .lgy Igy" y3 lgys talgy lgy y lgy tslgy Igy;" ys lgys (e,lgy, E lgy,) lgy 分配变量 E 按照C.3.7,回归分析时不应包括0.5lgy范围内的数据点 b)最佳线性曲线斜率的示例见表C.2和以下计算过程 nG一AB m nC A?” 5×66.6414一20×21.9300 5×120一201 333.2070一438.6000 600一400 -105.3930 200 0.5270 表C.2斜率的计算示例 暴露间隔() 回收菌量"(y lgyy Igy)3 lgy min 2.5×10 1i=0.0 lgy=6.3979 tlgyi=0 Igy1i=40.9331 =0 y=3.4×10 =2.0 lgy=5.5315 lgy=11.0630 (Igy)'=30,5975 3.1×10" =4.0 lgy;=4.491 ? =16 lgy=17.9656 Igya)=20.1727 =1.7×10" =6.0 lgy=3.2304 36 lgy=19.3824 Igy=10.4355 y;=1.9×10 =8.0 lgy=2.2788 =64 4slgy=18.2304 Igys)=5.1929 (e,lgy, Igy, lg E 分配变量 =20 B=21.9300 120 G=66.6414 =107.3317 按照C.3.7,回归分析时不应包括0.5lgy范围内的数据点 13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D值相当于所得的斜率的负倒数值,用下面公式计算 D=一 利用上面计算出来的斜率,结果D值为: =1.8975min(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D=1.9min D=一 -0.5270 C.3.8所得线性存活菌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8. 存活菌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用以下公式计算 a [g一AB/n] ,-C 一A/nE一B/n 其中C.3.7a)给出了所有变量的定义,E=习Igy? b)存活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示例 利用表C.2的数 [66.644-20X21.9300/5)] 120一20/5)(107.3317一21.9300/5 G6.6414-87.7200 120一80)(107.3317一96.1850 (一21.0786)" 40×11.1467 444.3074 445.8680 =0.9965 14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部分阴性分析法测定D值 D.1总则 本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液体培养基的生长情况确定的可回收微生物的数量,来间接确定存活试 D.1.1 验微生物的数量 部分朋性分析法是一种部分渊试样没有表现出生长情说(部分阴性范周),并且这种 计算是建立于获得的数据的结果之上的方法 “全部杀灭分析让"也是一种部分阴性分祈法,它是所有 的测试样本没有表现出生长,并且计算建立于获得符合该要求的结果之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当测量的 单位面积上的可回收试验微生物的数量少于5×100CFU的情况 karbe法(见D.3.2)要求覆 D.1.2Holocombspearman-karbe法(见D,3.1)与有限Holec comb=spearman- 盖整个部分阴性区域的连续暴露过程 注:尤其在存活-杀灭区间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其他方法 一种类似方法如通过Stumbo-MurphyCochran方法 得到的方法 D.1.3试样应暴露在除时间外的满足所有过程变量要求确定的暴露条件下,并保持在规定区间内(稳 定状态) 如果认为过程变量范围小,可以接受,则时间用“”表示 如果认为过程变量控制范围大,不 属于恒定量,则应采用积分法计算等效时间“U” 这两个术语均可在文献中查到 每次暴露过程中的暴露试样数量n、相邻两次暴露过程之间的间隔时间d均会影响试验可靠性 D.2材料 D.2.1测试样本应能代表芽袍悬液,染菌载体或者包装的生物指示物 D.2.2使用相关的抗力仪 注,检测方法在GB18281的相关部分给出 抗力仪的要求在抗力仪的标准中给出(IsO18472) D.2.3培养箱应能够提供特定的培养条件中规定的温度,并且能监测和验证 D.2.4生长培养基应能满足培养条件的规定 D.3方法 D.3.1 Holocomb-Spearmman-karbe法HSKP D.3.1.1简介 应将试样分级暴露在除时间外,符合所有过程变量规定的确定暴露条件下,并保持稳定状 D.3.1.1.1 态 试验样本总数量不应少于100CFU 每次暴露过程中最少使用20个重复 至少应使用5个暴露条件,至少包括1组所有试样出现有菌生长的试样、2组部分试样出现 D.3.1.1.2 有菌生长的试样,2组经过连续暴露后没有观察到出现有菌生长的试样 D.3.1.13当灭菌因子在样品里面或上面有残留时,残留应该尽快被去除,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如果样 本需要去除过程,此过程应经过验证 D.3.1.1.4试样经过暴露后应按照制造商指定的方法培养 D.3.1.1.5每个染菌载体在无菌条件下转移至装有适当的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去 每个试管内的液体 15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培养基应该一致 如果液体培养基已经由制造商提供在生物指示物里,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 生物指示物制造商应确定或者能提供制备一份生物指示物所需的合适回收培养基和/或完整的数据 见4.3). D.3.1.1.6应按照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为试样接种 经过制造商建议的培养期后,或经确认的培养时间, 应检查培养基(见7.3) 根据试验微生物的特点,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培养基表面的生长情况或试管 底部沉淀物将表明试验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如果生长培养基属于生物指示物的 一部分,如自含式生物 指示物,则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判断试验微生物是否出现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pH值颜色变化,从而显示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中试验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D.3.1.1.7 D.3.1.1.8结果应记录为在每次亚致死暴露过程中带有非回收试验微生物的染菌载体与染菌载体的总 数之比 D.3.1.2利用IHsKP计算 D.3.1.2.1此计算方法是建立在5组暴露试验条件的最小数基础之上,至少应包含以下条件: 其中1组样品是全部试验菌生长; -其中2组样品有部分样品生长; -其中2组样品是全部不生长菌(见表D.1) 注:HSKP类似于有限HSKP法(见D.3.2) 不同之处在于,HSKP利用通用公式,该公式不受限于在每个暴露条 件或在暴露的过程中恒定的时间间隔的相同数量重复 D.3.1.2.2D值的平均值用以下公式计算 UsK lgN 十0.2507 式中: " UsK= 每个生物指示物的活菌平均数,用活菌计数法计算(见附录A),计算时需要的数据见 N 表D.1 表D.1ISKP计算时所需要的样品数据 暴露在灭菌因子下的时间1 暴露样品数量n 无菌生长的样品数量 (U ri(r=0) 12 1 1 ts(U- 1 .(U R(r=n r;(r=n7 注4为所有测试样均出现生长情况的暴露组中暴露在灭菌因子下的最长暴露时间l;一是部分阴性区域的 增加时间;l和t;是所有试样均没出现生长情况的连续暴露时间 如果未出现阴性单元,即,未出现阴性试样(r=( =0),且所有单元在暴露时间前出现生长情况;同时,在暴露时 间ln之后的过程中全部为阴性试样(r=n7),即未出现生长情况,则测试有效 对于暴露在灭菌因子下的暴露时间1一,因子X和》按如下公式计算 D.3.1.2.3 16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土 t(i+1y X, r,十l Y = n;十1 n 式中: 在暴露时间1,时出现未生长试样的数量; 在暴露时间t下暴露的数量 在时间下,所有试样表现出生长,所以,一 从以上X,和y的计算值中,在每一次暴露时间,的U值可以被计算如下 U,=Xy D.3.1.2.4任何试样的平均无菌时间Uk,可以通过对每一次暴露时间4i一! 的U,值的求和来计算: UsK= D.3.1.2.5当暴露时间间隔d是一个常量,在每一个暴露时间下,测试样品数量n也是一样的,平均无 菌时间的Us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Usk=U一 -“斗 D.3.1.2.6D的平均值D,可用下面的公式中计算 U1 HsK gN 十0.2507 0.5772)=一0.2507 注:lg(Eauler常量)=lg(O. 式中 N 每个试样的初始活菌数量(见附录A). D.3.1.2.7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p=0.05)的95%置信区间D.lk Dalk =D士2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表D.2(续 灭菌剂暴露时间1 暴露试样数量n 表现未生长试样的数量r" min =50 川;=20 ";一16 60 20 20 I8 7E =70 =20 20 7- 7 D.3.1.3.1Z和的计算(每次暴露): 十出 X 十t+1 Z= 10十18 X =14 l8十28 X -23 28 4C 34 40十50 X 45 50十60 X 55 60十70 65 X t 11 r'1+1 Y n中 =0.21 9 =0.17 12 =0.22 ' 示 贾 =0.2 ' =0.2 = 20 " 7= 2o 注为了?和x的计算,两者的=0.2,这是因为在这个例子中表现出未生长的试样的数量以恒定比率增长 D.3.1.3.2计算每个暴露时间1的U U=XY U=XY,=14×0.21=2.94 18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U,=23×0.17=3.91 U,=34×0.22=7.48 U,=45×0.2=9.0 U =55×0.2=11.0 U =65×0=0 D.3.1.3.3用以下公式计算平均无菌时间Uk U1sK UsK=从i十"十;十从十" 十" UsK=2.94十3.91十7.48十9.0十11.0十0=34.33 D.3.1.3.4用以下公式计算D的平均值D Uns D lgN 十0.2507 式中: N 初始菌量1×10 34.33 =6,54 5.0000.2507 D,3.1.3.5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p=0.05)的95%置信区间D.lk: D.lk=D士2/V D.3.1.3.6方差V用以下公式计算 2.3026 V=a nN 十0.5772 D.3.1.3.7每一个时间1方差公式中的“a”和所有结果的求和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0.25 0,25(一t- n(n n"(n l6 e1一l- 十 t4 -(G一 n2(n 19 21 =0.25父 (28一10)?x +(40一18'×8 361又18 441×20 12 20 20一16 (50一28)×12 +60一40)'×16 400×19 400×19 20-20 (70一50)×20 00又9 a=0.25(2.9917十5.7070十6.1137十3.3684十0.0000) a=0.25×18.1808=4.5452 D.3.1.3.8“a”被计算出后,方差V用以下公式计算 2.3026 V一 =a lnN 十0.5772 式中: No=1×10 2.3026 V=4.5452 ln(1×10十0.5772 19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6 2.302 =4.5452 1.513十0.5772 =4.5452×(0.19045)3 =4.5452×0.03627 =0.1649 D.3.1.3.9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p=0.05)的95%置信区间D eanle; D=D士2< D.3.1.3.10置信下限: D =D一2 ele =6.54一2、0.1649 =6.54一(2×0.4061=5.73 D.3.1.3.11置信上限 D.=D十2V =6.54十2、.I64可 =6.54十(2×0.4061)=7.35 D.3.2LHSKP D.3.2.1用LIHSKP计算 D,3.2.1.1LHSKP计算方法是建立在至少5组暴露试验条件下的基础之上,至少包含以下条件 -其中1组样品应是全部试验菌生长; 其中2组样品应有部分样品生长; 其中2组样品应是全部不生长菌(见表D.3) 表D.3相同时间间隔和相同样品数量的LHSKP计算所需的数据示例 灭菌因子下的暴露时间 暴露试样数量" 表现无菌生长的试样数量, min (U r(r=0 12 l3 13 77 t.(U 1 .(U 1s r7(r=n 如果未出现阴性单元,即,未出现阴性试样(r=0),且所有单元在暴露时间前出现生长情况;同时,在暴露时 间t之后的过程中全部为阴性试样(r=n;),即未出现生长情况,则测试有效 D.3.2.1.2LHSK方法类似于有限HSKP法(见D.3.1) 不同之处在于,LHSK利用公式计算,该公式 要求在每个暴露条件下有相同数量重复和在暴露的过程中恒定的时间间隔 D.3.2.1.3无菌生长平均时间U用以下公式计算 S Uk=U,一 心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式中: 无菌生长的平均时间; UIsk -所有试样显示无菌生长的第一次暴露; U -暴露条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或剂量差别(是一个恒量); d -每次暴露条件下样品的重复数量(每次暴露的相同样品数量,例如20); n N -每个指示物的平均活菌数,用活菌计数法(见附录A); U U-中包含的所有的阴性数的总和 D.3.2.1.4D的平均值D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Us D= N干O.507 注:当按照上述方法时,LHsK方法可以计算变量v、标准偏差(sD)和95%置信区间置信上限和置信下限) D.3.2.1.5变量V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r 万*习(" D.3.2.1.6标准偏差(SD)用以下公式计算: SD= D.3.2.1.7D(p=0.05)的95%置信区间D.用以下公式计算 D k=D士2sD D.3.2.1.8置信下限: 2SD UHsK D gNw+0.2507 D.3.2.1.9置信上限: 十2sD UE D N 十0.2507" D.3.2.2LIHsKP的计算方法示例 D.3.2.2.1D值用以下公式计算: Uts D gN +0.2507 式中: N,=1×10 表D.4相同时间间隔和相同数量的样品的数据 暴露时间 暴露菌片的数量n 不长菌的测试样品数量" min 4=20(U n=20 广1=0(r=0) r-=1 n=20 1=22 3 =15 26 20 7 T1- =28(U- n;=20 r=19 t=30(U, n;=20 r"=20(r=n)" 21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表D.4(续 暴露时间/ 暴露菌片的数量" 不长菌的测试样品数量" min ;=32 -20 ";=20(r=n" 如果未出现阴性单元,即,未出现阴性试样(r=0),且所有单元在暴露时间U前出现生长情况;同时,在暴露 时间U之后的过程中全部为阴性试样(r=n,即未出现生长情况,则测试有效 无菌保证的平均暴露时间Us用以下公式计算 D.3.2.2.2 心 - Uk=U,一 式中: U,=30; d=2; n=20; N =1×10; ×(0十0十1十7十15十19)=24.8 U1sK=30 24.8 =3.97min(保留小数后一位,D=4.0nmin) 6.000十0.2507 D.3.2.2.3变量V用以下公式计算: ? ,( r= ×1×19十7×13十15×5十1×19=0.1074 20又0- 一 D.3.2.2.4标准误差SD用以下公式计算 SD=、=.1074=0.3277 D.3.2.2.5D值(力=0.05)的95%置信区间D.用以下公式计算 Dat=D士2sD Um 一2SD 24.144 24.8-2x0.32272 JsK 置信下限值 =3.86min 6.000十0.2507 6.2507 gN 十0.2507 Usk十2SD 24.8十(2×0.3227) 25,445 =4.07min 置信上限值 N 0.250" w.2507 6.000十0.2507 D.3.3SMCP D.3.3.1简介 D.3.3.1.1经过验证等同于D.3.1和D.3.2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部分阴性数据的分析 当反应特性可以预见时,sMCP作为一种稀释培养计数法可以实际应用 D.3.3.1.2 D.3.3.1.3SMCP的计算需要在部分阴性区域内的时间1,表现无菌生长的数量r,样品的重复数量n 在阴性区域内的一个暴露时间和每一个样品上的注释菌量N D.3.3.1.4为了通过SMCP得到正确的数据,D值应为在部分阴性区域内的至少三个可重复循环的平 均值 D.3.3.1.5材料的应用与D.2相同 D.3.3.1.6为了得到95%的置信区间,每一个暴露条件下要不少于50个重复,同时为了建立相同于 心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D.3.1和D.3.2的测试标准,需满足r/n<0.9 试样应在同一批/次的存活-杀灭区间内的确定的暴露条 件下进行 D.3.3.2用SMCP计算 D.3.3.2.1D值用以下公式计算 D gA一IgB 式中: -暴露时间 -每个样品中初始染菌量N,的lg值 lgA -暴露时间之后的含菌量的lg值 lgB D.3.3.2.2以下公式可以重新定义部分阴性的数据库 D lgN 一lgln 或 D gN -gN网 式中: lg(mn/)或Ig[2.303Ig(n/r)]; lgB 被检测样品的数量除以阴性样品的数量的商的自然对数; " 每一个暴露时间下的试样的数量 N 空白或者无菌生长的试样数量 D.3.3.2.3D(p=0.05)的95%置信区间D. 用以下公式计算 D.ald lgN lgln 式中: 1二r/n 三土1.n又" 7n 二>0.9下可用 >," D.3.3.2.4上述公式只有在n D.3.3.3SMCP的计算实例 表D.5仅用部分阴性区内一组数据计算D值 暴露时间1 不长菌的测试样品数量" 暴露测试样品的数量n min =24 =100 S D.3.3.3.1用下以下公式计算D值: D " lgN 一lgln一 下 23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式中: -暴露时间 N -每个试样中初始活菌数=1×10'; gA -每个样品中初始染菌量N的lg值; lgB -暴露,时间之后的含菌量的lg值,或lg(Inn/r)或lg[2.303lg(n/r]; 每一个暴露时间下的试样的数量 空白或者无菌生长的试样数量 24 6.000 lg(In2.7027 24 6.000 lg(0.9943 24 6.000 0.0025 6.002 =4.00min(保留小数后一位,D=4.0min) n3.33.2D(p=.05)的95%置信区间D用以下公式计算 只有当nx一又"'>09时,95%置 信区间才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值的置信下限 IgN 一IgIn/a 式中: -1.96 24 Dls 6.000-g(I/a 式中: 37 37 -37100 十1.96 C 100 100 100 0.63 -0.37十1.96./0.37× 100 =0.37十1.96/0.37×0.0063 =0.37十1.96、0.0033 =0.37十1.96X0.04828 =0.465 2 D al 6.000-lgln o.465 24 6.000-Ig0.7657 24 6.000 -0.1l59 24 6.000十0.1159 2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24 6.1l59 =3.92 D值的置信上限值 gN有-lgInl/a 式中: 一1.96 24 Dls 6.000 g(Il/a 式中: 37 37 -37100 1.96 C 100 100 100 0.63 =0.37一1.96/0.37X 100 =0.37-1.960.37x0.006 =0.37一1.960.002331 =0.37一1.96×0.04828 =0.37一0.095 =0.275 21 D.t 6.000-lg(In 0.275 6.000一lg(lnl.291 .000-0.1 24 5.889 =4.08 25
GB18281.1一2015/Iso11138-1:2006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存活-杀灭反应特性 E.1概述 监测一次/批生物指示物的存活-杀灭反应特性,是为该次/批所有生物指示物性能一致提供保证的 又一方法 E.2材料 E.2.1试样应是芽抱悬液、染菌载体或包装好的生物指示物 E.2.2应使用相关的抗力仪 注:GB18281的后续部分给出了相关检测方法 抗力仪的要求在抗力仪标准给出(见1SO18472) E.2.3培养箱应能设定特定培养条件的温度,并能监测确认 E.2.4培养基应满足培养条件 E.3方法 E.3.1应不少于50个相同的试样,证实存活时间和杀灭时间(见表2) 通过存活曲线(见附录C)或者 部分阴性分析法(见附录D)计算的D值应被用于存活-杀灭反应特性的规定 E.3.2样品暴露后应按照制造商给出的方法进行培养 E.3.3所标明的每个生物指示物中试验微生物存活的暴露时间表示存活特性 所标明的每个生物指 示物中杀灭所有试验微生物的暴露时间表示杀灭特性 E.3.4存活-杀灭反应特性应用相关的抗力仪测定,使用相关的抗力仪过程参数 注:GB18281的后续相关部分给出了特殊灭菌过程的相关条件 E.3.5存活时间和杀灭时间的相关数值用以下公式计算 存活时间>(lgN,一2)×D值 杀灭时间<(lgN,十4)×D值 E.3.6每次暴露中使用的样品数,应根据所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物抗力仪的容积和操作特点确定 在测 定存活和杀灭时间时,为了测试样品总数是否符合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几次暴露 26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GB18281.1-2015

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步骤。而灭菌生物指示物则是衡量灭菌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GB18281.1-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是我国针对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通则,为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在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选择中,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生物指示物。生物指示物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耐受性、稳定性好、清洁和灭菌前不含细菌、真菌和孢子等。

其次,在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使用中,需要注意生物指示物的存储和运输,以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限等。同时,还需要对生物指示物的结果进行评估,并记录和报告相关信息。

另外,在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验证和确认中,需要进行符合性试验和验证试验等检测。其中,符合性试验是用于检测生物指示物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试验,验证试验则是用于评估生物指示物在实际灭菌过程中的效果。

最后,在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审查和管理中,需要对生物指示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档案和清单,以便追溯和管理。

总之,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生物指示物则是衡量灭菌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GB18281.1-2015这一国家标准规定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通则,为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和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类似的标准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烷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烷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烷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的编号:GB18279.1-2015采。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烷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共有38页,发布于2017-01-01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的编号:GB18281.2-2015采。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共有8页,发布于2017-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