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452-2015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Terminologyofspaceenvironmentforspacecraf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的编号:GB/T32452-2015。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共有31页,发布于2016-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V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9.02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1页
  • 文件大小603.93KB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国家标准 GB/T32452一2015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Ierminologyfspaeeenvirommemtforspaceeraft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452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1 -般术语 3.2重力场 3.3空间磁场和空间电场 3.4电磁辐射 3.5大气 3.6等离子体 1" 3.7粒子辐射 3.8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 3.9污染 3.10月球及深空环境 缩略语 8 索引
GB/T32452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科学院空间科学 应用与研究中心,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向鹏、丁义刚、田东波、童靖宇,刘宇明、向树红、焦维新,都亭、张小达、 肖京华 业
GB/T32452一2015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所涉及到的空间环境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 运载火箭等与空间环境相关的领域可参 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sO15388;2012空间系统污染和洁净度控制(Spacesystems Contaminaionandcleanliness control ISO15390:2004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银河宇宙线模型(SpaceG enironmentnaturalandarti ficialD model Galacticcosmicray Space ISO15856;2010空间系统空间环境非金属材料辐射暴露模拟指南(Space SystemS Simulatic eofnon=metallicmaterials) ion起uidaelim nesforradiationexposure environment 1sO/Ts16457;2009空间系统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地球电离层模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 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TheEarth's 型以及到等离子体层的扩展(Space SystemS model:internationalreferenceionosphereIRImodelandextensionstothe 1onosphere plasmas phere Spaceenvironment ECssE-ST-10-04C-2008空间工程空间环境(Spaceengineering ECSS-Q-70-01A-2002空间产品保证洁净度和污染控制(Spaceproductassurance Cleanliness andcontaminationcontrol 术语和定义 -般术语 3.1 3.1.1 空间space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亩范围,一般指距地球表面100km以上 3.1.2 临近空间nearspace 20km以上飞行器利用大气浮力飞行的空间范围.一般指距地球表面20km一100km的空间 范围 3.1.3 地球空间 terrestrialspace 地球引力作用范围内的空间(外边界距地球约9.3X10km)
GB/T32452一2015 3.1.4 近地空间nearearthspace 距地球表面从100km到约10个地球半径的区域 3.1.5 远地空间fartherearthspaee 距地球表面10个地球半径到9.3X10km的区域 3.1.6 地月空间eislunarspace 地球和月球之间航天器运行的空间 3.1.7 深空deepspaee 距离地球表面约9.3×10km以外的区域的空间 3.1.8 行星空间planetaryspaee 相对于太阳引力,行星引力起主要作用的空间 3.1.9 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space 太阳系行星之间的,但不包括行星影响起主要作用的区域 3.1.10 空间环境spaeeenvironment 空间范围内航天器可能遇到的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总和 3.1.11 真空环境 VacuumenVirOnment 大气压力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 3.1.12 冷黑环境colddarkenviromment 星空背景的本底电磁钢射环境,相当于3K一4K的黑体所发射出的能量 3.1.13 空间热辐射环境heatradiationenyironmemt 恒星热辐射、行星(及天然卫星)反照、红外辐射对航天器造成的热辐射环境 3.1.14 磁环境magneticenvironment 空间范围内航天器可能遭遇的不同来源(天体磁场、航天器磁场)的磁场总和 3.1.15 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空间范围内航天器可能遇到的不同来源(自然的或人工的)的所有电磁作用的总和 3.1.16 粒子辐射particleradiation 空间范围内航天器可能遇到的不同来源(天然粒子环境和人工粒子环境)的粒子环境的总和 3.1.17 辐射带radiationbet 地磁场或行星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区域,主要成分是电子和质子 [IsO15856;2010,定义3.1.15]
GB/T32452一2015 3.1.18 宇宙线esmierays 来自地球之外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包括太阳宇宙线、银河宇宙线 3.1.19 宇宙线暴forbushdeerease 宇宙线强度突然下降的现象,又称福布斯下降 3.1.20 空间等离子体spaceplasma 部分或完全电离的气体 通常能量大于10eV的等离子体为热等离子体,能量小于或等于10eV 的等离子体为冷等离子体 近地空间等离子体主要包括太阳风等离子体、磁层等离子体和电离层等离 子体等 3.1.21 空间等离子体波spaceplasmawave 空间等离子体激发的电磁波 3.2重力场 3.2.1 天体引力场gravitationalfiedofthecelestialbody 天体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场 天体是指宇宙间的各种星体,而各星体的万有引力场表现为对处于其 中的物体(质)的吸引力 3.2.2 失重环境weighlessnessenviromment 物体在空间运行时只受地球、太阳及其他天体引力作用的环境 在失重环境中,物体与物体之间、 物体内部各部分、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3.2.3 微重力环境 ravityenvironment mirug" 航天器在引力场作自由运动时,重力梯度和其他扰动产生的微小加速度小于1×10》g(地面重力 加速度)时的重力环境 3.2.4 低重力环境lowgravityenviromment 航天器在引力场作自由运动时,重力梯度和其他扰动产生的微小加速度大于1×10g(地面重力 加速度)、小于1时的重力环境 3.3空间磁场和空间电场 3.3.1地磁场 3.3.1.1 地磁场geomagnetiefield 地球磁场 由地球产生的在空间范围内的磁场 3.3.1.2 内场 internalfield 内源场internalmagneticfied 地球内部源产生的地磁场部分,主要来自地球外核中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GB/T32452一2015 [ECsSEST-10-04C-2008,定义3.2.28] 3.3.1.3 外场externalfrield 外源场e%ternalmagneticfield 地球之外的源产生的地磁场部分 注:外源主要有电离层、磁层的电流以及这些区域的鹏合电流 [ECSS-E-ST-10-04C-2008,定义3.2.19] 3.3.1.4 etity 地磁活动性指数geomagneticaet indeX 地磁指数geomagnetieindex 表征地磁扰动程度的物理量,典型的有K,指数、A,指数、D.指数等 3.3.1.5 地心-太阳磁坐标系gece entriesolarmgnetospherecoordinates 原点位于地心的右手笛卡尔坐标系(OXYZ) X轴指向太阳,Z轴与X轴垂直,并与X轴和地磁 偶极子轴位于一个平面内,Y轴与X轴、乙轴垂直且近似指向黄昏地磁当地时间方向 3.3.1.6 地磁场模型geomagneticmodel 地磁场参量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常用模型有国际参照磁场模型(IGRF)等 3.3.1.7 地磁异常 geommagneticanoma 磁异常 magpneie anOmmaly 地磁场对中心偶极子磁场的偏离,使得地球上某些相同纬度区域的磁场有着较大差异的现象 3.3.1.8 地磁扰动geomagneticdisturbance 地磁场发生的扰动,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太阳扰日变化和地磁脉动等 3.3.1.9 地磁暴munetiestrm 全球性强烈的地磁扰动,扰动持续时间十几小时至几十个小时,地面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幅度在 几十nT至几百nT,偶尔可达1000nT以上 3.3.1.10 磁层亚暴magnetosphericsubstorm" 亚暴substorm 磁层的高纬地区夜半侧和磁尾所发生的光,电、磁和等离子体等多方面的复杂的强烈扰动 扰动区 域包括整个磁尾、等离子体片、极光带及附近的电离层,持续时间约1h一2h 3.3.1.11 磁静日和磁扰日mgnetirqutetdaamddtsturhtedday 每个月中地磁场相对宁静的五天,即磁扰动最小的五天称为该月的磁静日 每个月中扰动最大的 五天为磁扰日 3.3.1.12 弓激波 b0wsh0ck 舷激波 太阳风等离子流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时,在地球磁层前方形成的激波
GB/T32452一2015 3.3.2行星际磁场 3.3.2.1 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magnetiefied 由太阳产生的,随太阳风向行星际延伸的磁场 3.3.2.2 行星际环境扰动interplanetaryenvirommentdisturbanee 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行星际空间环境的变化 3.3.3空间电场 3.3.3.1 空间电场spaeeleetriefield 存在于宇宙空间的,由于空间中的带电粒子出现非零的电荷密度区产生的电场,也可以是磁场变化 所产生的感应电场,或由太阳风参量变化造成磁层空间电场 3.3.3.2 inducedelectricfield 空间感应电场space 随时间变化的磁场或空间电流系产生的空间电场 3.4电磁辐射 3.4.1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以电磁波形式进行的能量转移 3.4.2 空间电磁辑射spac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m 存在于宇宙空间的各种电磁辐射的总称 3.4.3 宇宙x射线cosmicX-ray 来自太阳系以外波长在1.0×10-am~1.0×10um之间的电磁波辐射 3.4.4 宇宙?射线cosmic-ray 来自太阳系以外波长小于1.0×10-um的电磁波辐射 3.4.5 宇宙背景辐射csmiebackgroundradiatiom 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波长大约在0.001m~1m之间的电磁辐射 3.4.6 太阳电磁辐射solareleetromagneticradiation 太阳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电磁波,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光谐区 3.4.7 F10.7em射电流量F10.7flus 太阳电磁谱段中波长为10.7em的射电流量,单位为10-wm- H2 3.4.8 太阳常数solarconstant 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在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处并垂直于太阳光线方向的单
GB/T32452一2015 位面积上的全部电磁辐射能量 3.4.9 太阳红外辐射solarinfraredradiationm 波长大于可见光波段而小于0.1mm的太阳电磁辐射 3.4.10 太阳可见光辐射solarvisibleradiation 可见光波段的太阳电磁辐射,波长下限在0.38m0.4Am,上限在0.76m0.78m之间 3.4.11 太阳紫外辐射solarutravioletradiation 波长在0.01Am0.44m之间的太阳电磁辐射,其中波长为0.2m0.4Am之间的太阳电磁辐 射为近紫外辐射,波长为0.01m0.2m之间的太阳电磁辐射为远紫外辐射 3.4.12 太阳x射线solar rxrly 波长在1.0×104m~1.0×10*m之间的太阳电磁辐射 3.4.13 太阳?射线 solar?-ray 波长小于1.0×10Am的太阳电磁波辐射 3.4.14 太阳光压solarradiationpressure 离开太阳的光子动能传递使太阳辐射对在轨航天器产生的辐射压强 3.4.15 直接太阳辐射direetsolarradiatiom 直接来自太阳的电磁辐射 3.4.16 漫射辐射diffuseradiationm 人射辐射被表面或介质散射,在各个方向上形成辐射通量随机分布的辐射 3.4.17 漫射太阳辐射dirfusesolarradiationm 直接太阳辐射被大气分子或地球大气中悬浮物漫射后形成的辐射 3.4.18 太阳射电噪声solarradionoise 来自太阳的射频段电磁辐射 3.4.19 地球辐射earthradiationm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产生的红外辐射 3.4.20 地球红外线earthinfraredl 射出长波辐射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 地球发出的热辐射 3.4.21 地球反射率earth'srefleetivity 地球及其大气对人射的太阳电磁辐射的反射能力
GB/T32452一2015 3.4.22 反照率albedo 物体反射的电磁辐射能与人射的电磁辐射能之比 3.4.23 地球反照辐射earthalbedoradiation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所反射的太阳辐射 3.4.24 极光aurora 来自磁层或太阳的带电粒子沿磁力线沉降进人高层大气时与中性大气成分相碰击而激发那里的分 子、原子,使之受激的发光现象,多发生在极区 3.4.25 气辉airglow 地球中高层大气吸收了太阳电磁辐射能后产生的一种微弱光辐射 3.4.26 人工气辉artifieia airglow 由火箭带到高空释放的化学物质与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或散射太阳光形成的发光现象 3.4.27 地球-大气系统长波辐射 earth-atmspherelong-waveradiation 地球和大气层发射的电磁辐射,其波长通常大于4Am 3.4.28 radiation mmphlerie 大气辐射 atm 大气层中各种成分散射、吸收或再辐射和自辐射的电磁辐射的总称 3.5大气 3.5.1 大气atmosphere 大气层 中性大气neutralatmsphere 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周围的气体层 3.5.2 大气结构atmosphericstructure 大气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按温度的垂直分布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按大气成 分的均一性质分为均质层和非均质层;按大气的电离特性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 3.5.3 对流层tropsphere 自地球表面至10km一20km高度范围内,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的 地球大气 3.5.4 平流层stratosphere 对流层顶以上至50km~55km高度范围内的地球大气,其层顶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异,层内雨云 极少,没有大气的深对流发生,层内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GB/T32452一2015 3.5.5 中间层mes0sphere 平流层顶以上至约80km一85km范围内的地球大气,随高度升高层内温度下降 3.5.6 热层thermosphere 中间层顶以上,高度约85km一500km范围内的地球大气,随高度升高层内温度急剧并稳定增加 3.5.7 外层exosphere 外大气层 逃逸层escapelayer 地球大气的最外层,位于热层之上,并可延伸至1×10'km以上,层内温度不随高度变化,同时气体 分子具有足够速度可以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 3.5.8 均质层hosmosphere 105km高度以下的地球大气,大气的各种成分充分地混合在一起,其比例基本不随高度变化 3.5.9 非均质层heterosphere 105km高度以上的地球大气,由于扩散平衡作用,各种中性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 高度增加,重分 子(或原子)成分的比例逐渐减小,轻分子或原子)成分的比例增加 3.5.10 大气温度atmspherietemperature 地球大气中气体分子动能的一种度量,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3.5.11 外层温度 eX0Spherictemperature 地球大气外层中的大气温度 3.5.12 大气密度atmospheriedensity 大气层中气体质量与其所占的容积之比 3.5.13 大气质量airmas 表征太阳电磁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的一个无量纲量,表示太阳电磁辐射实际穿过地球大气层的厚 度与海平面上标准大气垂直大气层厚度的比值 3.5.14 高空风切变upperatmsphereiewimdshear 高空风矢量在特定方向上的空间变化 通常分为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 3.5.15 风场windfied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3.5.16 原子氧环境atomiecoxygenenvironment 太阳紫外线导致地球大气中氧分子分解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子态氧的环境,主要存在于距离地面 高度为100km~900km范围内
GB/T32452一2015 3.5.17 标准大气standardatmsphere 在假定服从理想气体定律和流体静力学方程的条件下,假设的一种大气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 布,粗略地反映一年内纬度大气的平均状况 3.5.18 参考大气referenceatmosphere 以理论为基础,用实测数据确定理论公式中的各种参数所得到的模型,用来表示在不同太阳活动和 地磁场活动条件下垂直分布的大气温度、压力和密度 3.5.19 大气模型atmspheriemodel 大气模式 描述大气结构和变化过程的模型,通过对大量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而建立,通常以图表、 公式或计算程序的形式给出 常用模型有MSIS,MET,CIRA、JB2006,GRAM以及GJB544A等 3.5.20 大气扰动atmospheriedisturbanee 对大气平衡状态的任何偏离 3.5.21 大气湍流atmosp SDhericturbulence 由于空气流动和受热造成大气对流层温度和密度的无规则变化,使光束传播方向,强度、相位相应 产生无规则变化的现象 3.5.22 大气散射 atmpherieseatering 大气层中的各种物质成分(原子,分子、灰尘和云雾等)和电磁波相互作用,致使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频率以及偏振产生变化的过程 3.5.23 大气折射atmospherierefraetiom 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路径发生偏离直线传播路径的现象 3.5.24 大气色散atmspheriedispesimn 由于大气层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率的不同而造成的色散效应 3.5.25 大气透过率atmwspherietransmittanee 电磁波穿过大气层达到观测点的辐射能与穿过此段大气层之前的辐射能之比 3.5.26 漫射天光diftuseskylight 太阳辐射经大气散射而到达目标物的光 3.5.27 大气吸收带atmosphericabsorptionbandl 电磁辐射通过地球大气时,由于大气成分的吸收导致辐射强度变弱的波段 3.5.28 大气窗口 atm0sphericwindow 能够透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段
GB/T32452一2015 3.5.29 大气消光atmspherieextinetiom 电磁辐射受到地球大气的吸收和散射而造成的辐射强度减弱和频谱分布的变化 3.5.30 大气消光系数 atmosphericextinctioncoefficient 表征大气层对人射电磁辐射的吸收和散射而造成辐射强度变化的程度 3.5.31 大气光学厚度almphereuptelthikae 消光系数沿大气传播路径的积分,是表征大气介质对牺射衰减程序的无量纲量 3.5.32 大气抖动amsphereclatee 大气层中因非定常气流或阵风等造成的气动力学结构或气动面的跳动 3.5.33 radiation 大气路径辐射atmspheriepath 大气程辐射 大气对太阳光朝上散射的光辐射 3.5.34 大气电场atmosphericeleetricfield 存在于大气中的而与带电物质产生电力相互作用的物理场 3.6等离子体 3.6.1电离层等离子体 3.6.1.1 电离层ionosphere 由太阳高能电磁辐射、宇宙线和沉降粒子等作用于地球大气,使之电离而生成的自由电子、离子和 中性粒子构成的能量很低的准中性等离子体区域 它处于50k至几千千米高度间 按照电子密度 随高度的变化又分为D层、E层、,F1层和F2层 3.6.1.2 顶部电离层topsideioosphere 最大电子密度所在高度以上的电离层 3.6.1.3 底部电离层bottom ionosphere F层最大电子密度所在高度以下的电离层 3.6.1.4 distribution 电子密度分布 electrondensity 给定时刻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3.6.1.5 总电子含量totaleleeroncontent(TEC) 积分电子含量 柱电子含量 沿测量路径单位横截面积的高度柱体内所包含的电子总数量 l0
GB/T32452一2015 3.6.1.6 电离层模型ionospheremodel 定量给出电离层的参量,变化特征及其分布的模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参考性模式是国际参考电 离层(IRI 3.6.1.7 电离层扰动ioospheredisturbance 太阳活动或大气中的波、飞行器及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电离层变化 3.6.1.8 电离层暴ionospherestorm 在太阳表面剧烈活动(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期间,由于行星际粒子和场的变化与地磁场相互作 用引起与地磁暴几乎同时发生的电离层全球扰动现象 3.6.1.g 电离层亚暴ionospheresubstorm" 能量大于20keV的电子引起的100knm以下电离层区域的电离度增强并影响无线电波传输的 现象 3.6.1.10 seintillation 电离层闪烁ionosphere 电波通过电离层等离子体时,信号幅度和相位快速的变化 3.6.1.11c 电离层突然骚扰suddenionospheredisturbance(SD 太阳耀斑突然爆发时产生的大量紫外线和X射线引起的低电离层电离度突然增加的现象 3.6.1.12 电波吸收系数eleetricwaveabsorptioncoerrieient 电波通过电离介质时,单位长度上电波能量的欧姆损耗值 3.6.1.13 ptionfadin 电波吸收衰落eleetrie waveabsorp ng 由于电子与大气层中气体分子或原子的碰撞所引起的电离层对电波的衰减作用 3.6.1.14 电离层漂移ioospheriedrift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高层大气电离成分横越地磁场磁力线的运动 3.6.1.15 赤道电急流equationaleeetrojet 在地磁赤道区电离层E中,因白天在90km130km高度上电离层等离子体电导率各向异性而产 生较强的纬向电流 3.6.1.16 极盖吸收polarcapabsorptionm 在太阳耀斑爆发时,喷发出来的高能质子使极盖区D层电离急剧增大,因而对电流的吸收剧增的 现象 1l1
GB/T32452一2015 3.6.2磁层等离子体 3.6.2.1 地球磁层 earthmmagnetosphere 磁层magnetosphere 位于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磁场控制的等离子体区域 3.6.2.2 磁层顶magnetopause 磁层的外边界 3.6.2.3 磁层等离子体magnetospherieplasma 磁层内部的等离子体,由来自电离层和行星际源的电子和离子组成 3.6.2.4 磁层等离子体层plasmasphere 在中,低纬度包围地球的等离子体密度较高的区域,底部与电离层相接,外边界大体与最外的封闭 磁力线相吻合 3.6.2.5 磁层等离子体层顶plasmapause 等离子体层外边界,由地球磁力线构成 3.6.2.6 等离子鞘套plasmasheath 带有大量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的电离激波层 3.6.3太阳风等离子体 3.6.3.1 太阳风solarwindl 从太阳连续不断地发射出来的稳定的等离子体流,主要成分是能量较低的电子和质子,通常速度约 为300km/s1000km/s 3.6.3.2 太阳风低速流lowspeedsolarwindstream 背景太阳风 太阳表面的宁静日冕区或整个太阳表面处于宁静状态下而生成的太阳风,速度约为300km/s 500km/s 3.6.3.3 太阳风高速流hiehspeedslar windstreamm 来自太阳低温、低密度日冕区冕洞的太阳风,最高速度可达1000km/s. 3.6.3.4 太阳风动压dynamiealsolarwindpressure 太阳风的动量流密度等于给定点上的太阳风密度与速度平方的乘积 12
GB/T32452一2015 3.7粒子辐射 3.7.1地球辐射带 3.7.1.1 地球辐射带earth'sradiationbelt 地磁捕获辐射带earthtrappedradiationbelt 范阿伦辐射带VanAIlenbelt 地球周围被地磁场稳定捕获的带电粒子区域,主要成分是电子和质子,根据距离地面高度的不同 分为内辐射带和外辐射带 3.7.1.2 内辐射带innerradiationbhet 距离地球最近的地磁捕获粒子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子午平面上的磁纬边界在一40"十40"之间,在 赤道平面上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范围为600km10000km之间,主要成分为电子和质子,强度受太阳 活动影响较小 3.7.1.3 outerradiationbelt 外辐射带 距离地球较远的地磁捕获粒子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子午平面上的磁纬边界在一55°+55之间,在 赤道平面上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范围在10000km60000km之间,带内主要成分为电子,质子的能量 和通量较小,强度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3.7.1.4 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atlantieanomalyarea 位于南大西洋上空的内辐射带异常区域,由于地磁异常导致该地区上空的内辐射带下边界高度下 降到距离海平面约200km 3.7.1.5 沉降粒子preeipitationparticle 在高磁纬地区沿磁力线下降到低高度,且不能在地磁场两镜点之间再振荡一次的带电粒子 3.7.1.6 辐射带模型radiationbeltmodel 对空间探测到的辐射带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而成的辐射带平均分布状态的数学描述 目前 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标准辐射带粒子通量计算模型为电子环境模式AE8和质子环境模式AP8. 3.7.1.7 轨道积分通量hbtalinmegr ratedflux 航天器沿预定轨道运行时,指定时间段内、单位球面积上所接收到的总粒子数 3.7.1.8 等效注量equvalen'lweee 不同粒子和不同能量对航天器元器件或材料产生相同损伤时的注量值 3.7.1.9 投掷角pitehangle 带电粒子运动方向与地磁场方向的夹角 3.7.1.10 镜点mirorpotnt 磁场足够强时,由弱磁场区向强磁场区运动的带电粒子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点就是镜点,粒子在 13
GB/T32452一2015 镜点处的投掷角为x/2rad 3.7.1.11 带电粒子的刚度mugnetierigiutyfchurgedparttle 描述带电粒子穿人地磁场能力的物理量,是表征粒子运动轨道受地磁场偏转程度的物理量 3.7.1.12 地磁截止刚度geomagnetieeut-ofrrigidity 对于地磁场中任一点和给定的人射方向,宇宙粒子从无穷远处沿该方向到达此点需具有的最小磁 刚度 3.7.2太阳宇宙线 3.7.2.1 太阳宇宙线solarcosmicray(SCR 太阳粒子辐射 从太阳发射出的高能粒子 3.7.2.2 太阳耀斑solarlare 太阳局部区域亮度的突然、快速和强烈地加强,同时伴有大量能量的释放 3.7.2.3 太阳黑子sunspot 太阳光球层中由于较低的表面温度形成的暗区 3.7.2.4 太阳质子事件solarproonevent(SPE) 太阳活动爆发时地球同步轨道10MeV以上质子流量达到10pfnau的事件 3.7.2.5 太阳活动solaraetivity 影响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的太阳大气中发生的系列过程 [IsO/Ts16457;2009,定义2.4] 3.7.3银河宇宙线 3.7.3.1 银河宇宙线galaeticeosmierays(GCR) 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的银河系的高能带电粒子 3.7.3.2 银河宇宙线刚度谱rigidityspectrumofgalaetiecsmicra 银河宇宙射线通量的刚度分布 [IsO15390;2004,定义2.3] 3.7.3.3 银河宇宙线能谱eneryspeetrumofgalaeticcosmmteray 银河宇宙射线通量的能量分布 [ISsO15390;2004,定义2.4打 14
GB/T32452一2015 3.8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 3.8.1空间碎片 3.8.1.1 空间碎片 spacedebris 轨道碎片orbitaldebirs 在地球轨道上已失效的一切人造物体(包括它们的碎片和部件). 3.8.1.2 可跟踪碎片 trackabledebris 可被地面设备监测并跟踪的碎片 3.8.1.3 空间碎片通量spacedebrisnu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空间碎片个数,通常是指每年通过每平方米截面的空间碎片个数 3.8.1.4 debris odel 空间碎片工程模型space sengineeringm06 根据轨道高度数据得到的空间碎片通量随碎片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参数变化的模型,可用于短期 预报 3.8.1.5 空间碎片演化模型 spacedebrisevolutionarymodel 根据航天发射频率、空间碎片碰撞和解体模型得到的空间碎片总量和分布的模型,可用于长期 预报 3.8.2微流星体 3.8.2.1 流星体meteoroid 在行星际空间,沿着各种可能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固态小物体 3.8.2.2 微流星体microeteoroid 细小的、尘埃大小的流星体,通常指质量小于1g的流星体 3.8.2.3 流星体模型meteoroidmodel 根据地面观测和在轨道上直接探测得到的流星体数据得出的流星体通量随质量的分布模式 3.8.2.4 宇宙尘cosmicdust 存在于宇宙空间的直径小于1mm的固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硅、铁、镁以及其氧化物,还有氢和氮 的冰晶 3.8.2.5 流星雨meteorshower 许多流星从星空某点散开,犹如从一点辐射出来的一种现象 流星雨是绕太阳公转轨道相近的许 多流星体同时闯人地球大气时产生的,一般可持续数小时 3.8.2.6 流星暴meteorstorm 每小时从天顶产生的流星数在短时间内突然异常增加的现象 15
GB/T32452一2015 3.8.2.7 流星群meteorstream 能够保持主体轨道并引起高通量密度周期的流星 [ECSSE-ST-10-04C-2008,定义3.2.37] 3.8.2.8 流星余迹meteortrail 流星体高速闯人地球大气燃烧而成流星后,在高空大气中留下的云雾状长带 它由流星体燃烧的 尘粒和被电离的大气原子、分子组成 3.9污染 3.9.1 污染物contaminant 物体表面或相关环境中任何可能产生污染的分子或微粒(包括微生物),这些物质可能影响或降低 空间系统相关的性能或寿命 [CSS-Q-70-01A-2002,定义3.1.13] 3.9.2 污染contamination 引人任何污染物的活动 [CSsQ-70-01A-2002,定义3.1.14] 3.9.3 诱导污染物环境 inducedcontainantenviron1ent 由于出现污染情况而产生的环境 [EECSS-Q-70-01A-2002,定义3.1.21] 3.9.4 molecularcontamination(MoC) 分子污染 分子尺度的空间悬浮或表面污染,无法肉眼观察 3.9.5 粘着系数stiekingceflieient 定义分子撞击表面并长时间粘着在表面上的概率的参数 注:粘着系数是诸如污染/表面材料匹配、温度、光聚合、与原子氧相互作用等参数的函数 3.9.6 表面驻留surfaceaccommodationm 分子与表面接触足够长时间,以致于分子与表面达到热平衡的情况 3.9.7 放气率outgassimgrate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从材料中释出的分子质量,单位为E.cm'、 3.9.8 永久分子沉积permanentmoleculardeposition 在材料表面上反应并永久地粘着在表面的(在给定环境下不挥发)分子物质 3.9.9 羽流exhaustingplume 火箭或航天器的发动机在低气压和外层空间工作时喷射的气体或等离子体形成的羽状烟雾 l6
GB/T32452一2015 3.9.10 微粒污染particulatecontaminantion;PAc 由于粒子而产生的空中悬浮污染或表面污染 3.9.11 生物污染boeontamination 材料、设备、个体或表面上液态或气态的可见生物颗粒污染 [IsO15388;2012,定义3.1.3] 3.9.12 气溶胶aerosol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或液态粒子的胶状散布颗粒物 3.9.13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 在气态环境中散布的生物颗粒物 [IsO15388;2012,定义3.1.2] 3.10月球及深空环境 3.10.1 月球环境 Iunar”enyirOnment 在环月轨道或月面上涉及的各种环境 3.10.2 月球引力 lnargravitation 月球对质量体产生的引力,月球表面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1/6 3.10.3 lunarmare 月海 月海一般认为在38亿年一41亿年间由小行星、彗星或颐星撞击成月盆,然后由熔岩充填而形成 3.10.4 月陆 lunarhighland lunarterra 月球表面大块的浅色或发亮的地区,对太阳的反射率较高(0.090.12) 肉眼看到的月球表面洁 白发亮的部分即为月陆地区,月陆比月海形成的时代要早 又称高地 3.10.5 月谷 lunarVallis 月面上宽阔的谷地,常呈直线或弧线,陡壁平底 这种宽大的月谷可能是月海熔岩冷却时因张力而 沿断层下落形成的 3.10.6 月坑erater 月球撞击坑的简称,指月球表面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凹坑 它布满整个月面,特别是月陆 地区 3.10.7 月溪lnrrile 月面上的细长沟纹 月陆和月海中均有发现,而在玄武岩充填的低地上尤为常见 其形状各异,有 直的月溪和曲的月溪等 17
GB/T32452一2015 3.10.8 月球颐石 lunarmmeteorite 月球表面受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撞击溅射物高速穿过地球大气层,未被完全烧蚀而降落在地球 表面的残留溅射物 3.10.9 lunarrocks 月岩 构成月球的岩石 3.10.10 月壤lunarsoil 月面上由凝聚性较弱的细小碎片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一般由具玻璃外壳的颗粒、晶质岩石或矿物 和微角砾岩或石屑碎片、各种玻璃碎片等组成 直径在1mm1cm范围内的月球表面物质颗粒 3.10.11 月尘lunardust 月球表面可以漂浮在月球空间的物质颗粒,一般直径小于1mm. 3.10.12 月震monquakes 月球的本体浅表层或内层发生的震动 3.10.13 深空环境deepspaceenvironment 地球空间环境以远的环境,包括行星空间环境、行星际空间环境 3.10.14 火星大气 Martianatmosphere 被火星引力场和磁场所约束,包围火星陆地圈的气体 火星大气压力约为0.7kPa~0.9kPa,主要 成分为cO 3.10.15 火星尘暴Martianduststorm 火星上的风速达到一定阔值并保持一定时间时,将火星表面的小沙尘带到空中,形成火星尘暴 火 星尘暴有毒 3.10.16 金星大气Ver eusatm0sphere 被金星引力场所约束,包围金星陆地圈的气体 金星大气非常稠密,co和N是主要的成分,还 有少量的硫气体,金星全球被硫酸云覆盖 3.10.17 小行星带asteroidbelt 绕太阳公转的固态小天体,比较集中的存在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IRA:cOsPAR国际参加考大气(coSPARInternationalReferenceAtmosphere); GRAM;全球参考大气模型(globalreferenceatmospherenmodel); JB-2006;亚基亚-鲍曼半经验模型(Jacchia-Bowmansemiempiriealmodel2006); MET;马歇尔工程热层模型(Marshallenginering" thermospheremodel); MSsIS;质谱仪和非相干散射(massspectrometerandincoherentscatter). 18
GB/T32452一2015 索 引 汉语拼音索引 大气温度 3.5.10 大气吸收带 3.5.27 大气消光 3.5.29 背景太阳风 3.6.3.2大气消光系数 3.5.30 标准大气 3.5.17大气折射 3.5.23 表面驻留 3.9.6大气质量 3.5.13 带电粒子的刚度 3. .7.1.11 等离子鞘套 3.6.2.6 参考大气 3.5.18等效注量 3.7.1.8 沉降粒子 3.7.1.5低重力环境 3.2.4 赤道电急流 3.6.1.15底部电离层 3.6.1.3 磁层 3.6.2.1地磁暴 3.3.1.9 磁层等离子体 3.6.2.3地磁捕获辐射带 3.7.1.1 磁层等离子体层 3.6.2.4地磁场 3.3.1.1 磁层等离子体层顶 3.6.2.5地磁场模型 3.3.1.6 磁层顶 3.6.2.2地磁活动性指数 3.3.1.4 磁层亚暴 3.3.1.10地磁截止刚度 3.7.1.12 磁环境 3.1.14地磁扰动 3.3.1.8 磁静日和磁扰日 3.3.1.11地磁异常 3.3.1.7 磁异常 3.3.1.7地磁指数 3.3.1.4 地球磁层 3.6.2.1 地球磁场 3.3.1.1 3.5.1地球-大气系统长波辐射 大气 3.4.27 大气层 3.5.1地球反射率 3.4.21 大气程辐射 3.5.33地球反照辐射 3.4.23 大气窗口 3.5.28地球辐射 3.4.19 大气电场 3.5.34地球辐射带 3.7.1.1 气抖动 3.4.20 大 3.5.32地球红外线 气辐射 3. 1.3 3.4.28地球空间 大 气光学厚度 3.5.31地心-太阳磁坐标系 3.3.1.5 大 3.5.2地月空间 3. 1.6 大 气结构 3.5.33电波吸收衰落 3.6.1.13 大 气路径辐射 3.5.12电波吸收系数 3.6.1.12 气密度 3.5.19电磁辐射 大气模式 3.4.1 大 气模型 3.5.19电磁环境 1.15 气 3. 大气扰动 3.5.20电离层 3.6.1.1 大气散射 3.5.22电离层暴 3.6.1.8 大气色散 3.5.24电离层模型 3.6.1.6 大气透过率 3.5.25电离层漂移 3.6.1.14 大气湍流 3.5.21电离层扰动 3.6.1.7 19
GB/T32452一2015 电离层闪烁 3.6.1.10空间电磁辐射 3.4.2 电离层突然骚扰 3.6.1.11空间感应电场 3.3.3.2 电离层亚暴 3.6.1.9空间环境 3.1.10 电子密度分布 3.6.1.4空间热辐射环境 3.1.13 顶部电离层 3.6.1.2空间碎片 3.8.1.1 对流层 3.5.3空间碎片工程模型 3.8.1.4 空间碎片通量 3.8.1.3 3.8.1.5 空间碎片演化模型 F10.7em射电流量 3. .4.7 反照率 3.4.22 范阿伦辐射带 3.7.1.1冷黑环境 3.1.12 放气率 3.9.7粒子辐射 3.1.16 非均质层 3.5.9临近空间 3.1.2 分子污染 3.9.4 3.8.2.6 流星暴 风场 3.5.15 3.8.2.7 流星群 辐射带 3.1.17 流星体 3.8.2.1 辐射带模型 3.7.1.6 流星体模型 3.8.2.3 流星余迹 3.8.2.8 流星雨 3.8.2.5 3.5.14 高空风切变 3.3.1.12 M 弓激波 3.7.1.7 轨道积分通量 漫射辐射 3.4.16 3.8.1.1 轨道碎片 3.4.17 漫射太阳辐射 3.5.26 漫射天光 火星尘暴 3.10.15 火星大气 3.10.14 南大西洋异常区 3.7.1.4 3.3.1.2 内场 内辐射带 3.7.1.2 积分电子含量 3.6.1.5 内源场 3.3.1.2 极盖吸收 3.6.1.16 粘着系数 3.9.5 极光 3.4.24 3.10.16 金星大 近地空间 3.14 3.5.4 3.7.1.10平流层 镜点 均质层 3.5.8 气辉 3.4.25 3.9.12 可跟踪碎片 3.8.1.2气溶胶 空间 3.1.1 空间等离子体 3.1.20 3.5.6 空间等离子体波 3.1.21热层 空间电场 3.3.3.1人工气辉 3.4.26 20
GB/T32452一2015 污染 3.9.2 污染物 3.9.1 射出长波辐射 3.4.20 深空 3.1.7 深空环境 3.10.13舷激波 3.3.1.12 生物气溶胶 3.9.13小行星带 3.10.17 生物污染 3.9.11行星际磁场 3.3.2.1 失重环境 3.2.2行星际环境扰动 3.3.2.2 行星际空间 3.1.9 行星空间 3.1.8 太阳X射线 4.12 3. 4 太阳丫射线 3.4.13 太阳常数 3.4.8亚暴 3.3.1.10 太阳电磁辐射 3.4.6银河宇宙线 3.7.3.1 太阳风 3.6.3.1银河宇宙射线刚度谱 3.7.3.2 太阳风低速流 3.6.3.2银河宇宙线能谱 3.7.3.3 3.9.8 太阳风动压 3.6.3.4永久分子沉积 太阳风高速流 3.6.3.3诱导污染物环境 3.9.3 .4.3 太阳光压 3.4.14宇宙X射线 3. 太阳黑子 3.7.2.3宇宙丫射线 .4.4 3 45 太阳红外辐射 3.4.9宇宙背景辐射 3. 太阳活动 3.7.2.5宇宙尘 3.8.2.4 太阳可见光辐射 3.4.10宇宙线 3.1.18 太阳粒子辐射 3.7.2.1宇宙线暴 1.19 3. 太阳射电噪声 3.4.18羽流 3.9.9 3.7.22 太阳耀斑 原子氧环境 3.5.16 太阳宇宙线 3.7.2.1远地空间 3.1.5 3.7.2.4月尘 太阳质子事件 3.10.11 3.4.11月谷 太阳紫外辐射 3.10.5 逃逸层 3.5.7月海 3.10.3 天体引力场 3.2.1月坑 10.6 3 投掷角 3.7.1.9月陆 3.10.4 月球环境 3 .0.1 月球引力 3.10.2 外层 3.5.7月球阴石 33. 10.8 外大气层 3.10.10 3.5.7月壤 外层温度 33. 10.7 3.5.11月溪 外场 3.10.9 3.3.1.3月岩 外辐射带 3.7.1.3月震 3.10.12 外源场 3.3.1.3 微粒污染 3.9.10 微流星体 3.8.2.2真空环境 3.1.11 微重力环境 3.2.3直接太阳辐射 3.4.15 21
GB/T32452一2015 中间层 3.5.5柱电子含量 3.6.1.5 中性大气 3.5.1总电子含量 3.6.1.5 22
GB/T32452一2015 英文对应词索引 3.9.12 aerosol 3.5.13 airmass 3. .25 4 airglow 3.4.22 albedo 3.4.26 rtificialairglow 3. .10.17 asteroidbelt 3.5. m0sDhere 1 3.5.34 electricfield atm0sDhericabs0rDtionband 3.5.27 3.5.32 3.5.12 atm0Sphericdensity 3.5.24 dispersion 3.5.20 disturbance inction 3.5.29 extinetioncoefricient 3.5.30 m0de 3.5.19 3.5.31 thickn kneSsS 3.5.33 pathradiati0m 3.4.28 3.5.23 relracti0n 3.5.22 atm0Spherie 3.5.2 atm0SpheriC 3.5.10 atm0Spherictemperature 3.5.25 atm0SphcrictranSImittance tm0sphericturbulenee 3.5.21 atm0sphericwindow 3.5.28 tomieoxygenenvironment 3.5.16 3.4.24 aurOra bioaerosol 3.9.13 biocontamination 3.9.11 bottomionosphere 3.6.1.3 3.3.1.12 bowsh0ck 3.1.6 cislunarspace 3.1.12 colddarkenvironment 3.9. contaminant 3.9.2 contamination 23
GB/T32452?2015 c0smicbackgroundradiation 3.4.5 3.8.2.4 cosmmicdust 3.1.18 cosmierays 3.4.3 cosmicX-ray cosmic?-ray 3.4.4 3.10.6 crater 3.1.7 deepspce 3. .10.13 deepspaceenvironment 3.4.16 diffuseradiation 3.5.26 dliffuseskylight 3.4.17 diffusesolarradiation 3.4.15 directsolarradiation 3.6.3.4 dynamicalsolarwindpresSure earthalbedoradiation 3.4.23 earthinfrared 3.4.20 3.6.2.1 earthmagnet0Sphere earthradiation 3.4.19 3.7.1.1 earthtrappedradiationbelt radiatiobelt 3.7.1.1 earth sreflectivity 3.4.21 ng-waveradiation 3.4.27 -atm0Spherel0ng absorptioncoeffieient electrie 3.6.1.12 absorptionfading 3.6.1.13 3.1.15 OmmagnetiCenVirOnment omagneticradiation 3.4.1 lectrondensitydistribution 3.6.1.4 3.7.3.3 energyspeetrumofgalacticcosmicra .15 egqationalelectrojet 3.6.1 3.7.1.8 equivalentfluence 3.5.7 escapelayer 3.9.9 exhaustingplume 3.5.7 ex0sphere 3.5.11 exospherictemperature 3.3.1.3 externalfield 3.3.1.3 externalmagneticfield F10.7flus 3.4.7 3.1.5 fartherearthspace 24
GB/T32452?2015 3.1.19 forbushdecrease galaeticcosmierays(GCR 3.7.3.1 3.3.1.5 ge0centriesolarmagnetospherecoordinates 3.3.1.4 eomagneticactivityindex 3.3.1.7 nagneticanomal 3.7.1.12 magneticeut-ofrigidity 3.3.1.8 disturbance 1agneticield 3.3.1.1 3.3.1.4 inde% re0mageticm0del 3.3.1.6 3.3.1.9 ge0magneticstorm gravitationalieldofthecelestialbody 3.2.1 3.1.13 heatradiati0nenvir0nment 3.5.9 heter0Sphere 3.6.3.3 hiehspeedsolarwindstreamm 3.5.8 h0Ssm0Sphere 3.9.3 inducedc0ntaminantenVir0nment innerradiationbelt 3.7.1.2 3.3.1.2 interalfield internalmagnetiefield 3.3.1.2 interplanetaryenvironmentdisturbance 3.3.2.2 interplanetarymagneticfield 3.3.2.1 3. 1.9 inmterplanetarySpace 3.6.1.1 i0n0Sphere 3.6.1.7 ionospheredisturbance ion0spheremodel 3.6.1.6 3.6.1.10 ionosphereseintillation ion0spherestorm 3.6.1.8 3.6.1.9 ionspheresubstorm ionosphericdrift 3.6.1.14 lowgravityenvironmenmt 3.2.4 lowspeedsolarwindstream 3.6.3.2 3.10.11 lunardust 3.10. lumarenvirommen6 3.10.2 lunargravitation 25
GB/T32452?2015 3.10.4 lunarhighland 3.10.3 lunarmare meteorite 3.10.8 nH 3.10.11 r0cks 3.10.9 3.10.10 soil 2 3. .10.4 terra LIt 10.5 InarValis 3. 3.3.1.7 mageticanomal mmagneticevironment 3.1.14 3.3.1.11 magnetie da 3.7.1.11 chargedparticle IIICLI 3.6.2.2 IR 3.6.2.1 mmag 3.6.2.3 plaS1a 3.3.1.10 magI 3.10.14 atm0Sphere 3.10.15 3.5.5 3.8.2.5 3.8.2.6 3.8.2.7 3.8.2.8 meeoroid 3.8.2.1 meteoroidmodel 3.8.2.3 3.2.3 micr0graV enVirOnment mirrorpoint 3.7.1.10 moleeulareontamination(MOC 3.9.4 m0onguakes 3.10.12 nearearthspace 3.1.4 nearspace 3.1.2 neutralatmosphere 3.5.1 orbitaldebirs 3.8.1.1 3.7.1.7 orbitalintegratedflux 3.7.1.3 outeradiatiobelt 3.9.7 outgassingrate 3.4.20 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 26
GB/T32452?2015 3.1.16 particleradiation 3.9.10 particulatecontaminantion(PAC 3.9.8 moleculardep0sition 3.7.1.9 angle 3.1.8 space 3.6.2.5 lasmapaIse 3.6.2.6 laSasheath 3.6.2.4 lasmasphere 3.6.1.16 polarcapabsorption 3.7.1.5 precipitationpartiele 3.1.17 radiationbelt radiationbeltmode 3.7.1.6 3.5.18 referenceatm0SDhere rigidity 3.7.3.2 spectrumogalacticco0Smmicray solaractivity 3.7.2.5 3.4.8 SolarcOnstant 3.7.2.1 S0larc0Smicray 3.4.6 SolarelectrOmmagneticr"adiatiOn solarflare 3.7.2.2 solarinfraredradiationm 3.4.9 solarprotonevent(SPE 3.7.2.4 solarradiationpressure 3.4.14 solarradionoise 3.4.18 solarultravioletradiation 3.4.11 3.4.10 solarvisibleradiationm solarwind 3.6.3.1 3.4.12 solarX-ray 3.4.13 solar?-ray 3.7.1.4 southatlanticanomalyarea Space 1.1" 3.8.1.1 spacedebris 3.8.1.4 spacedebrisengineeringmodel 3.8.1.5 spacedebrisevolutionarymodel 3.8.1.3 spacedebrisflux 3.3.3.1 spaceelectricfield 3.4.2 spac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3.1.10 spaceenvironmenmt 27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GB/T32452-2015详解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越来越快,对航天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更好地描述航天器在太空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国家发布了《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标准,即GB/T32452-2015。该标准规定了与航天器空间环境相关的术语、定义和描述,为航天工作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航天器的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以及航天领域的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

二、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对于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定义,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宇宙尘埃、空间电磁场等多个方面。每个术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使用说明,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三、描述

该标准对于航天器在太空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涉及到太阳辐射、宇宙尘埃、空间电磁场、温度、气压、微重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描述非常贴近实际应用,既符合科学原理,又具有实践意义。

四、标准的作用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改进和完善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航天器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结论

总之,《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标准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对于航天工作者和广大科技爱好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通过了解和掌握其中的术语、定义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航天技术和太空环境,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2446-2015。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5页,发布于2016-07-01
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的编号:GB/T32453-2015。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共有30页,发布于2016-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