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282-2010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Measuringmethodsofheatbalanceofcementrotarykil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的编号:GB/T26282-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共有18页,发布于2011-11-012011-1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9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10
  • 实施日期2011-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33M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26282一2010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Measuringmethodsofheatbalanceofcementrotarykilnm 2011-01-14发布 2011-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首家标准化管难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282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继开、陶从喜、肖秋菊、倪祥平、王仲春、彭学平
GB/T26282一2010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各类型水泥回转窑热平衡参数测定前的准备及要求,物料量 的测定、物料成分及燃料发热量的测定、物料温度的测定、气体温度的测定、气体压力的测定、气体成分 ,气体含湿量的测定、气体流量的测定、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表面散热量的测定、用水量的测定 的测定、 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各类型水泥回转窑热平衡参数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1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8石油产品残碳测定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388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1598铂佬13-铂热电偶丝 GB/T2614镍铬-镍硅热电偶丝 GB/T2902铂姥30-铂铐6热电偶丝 GB/T2903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GB/T3772铂姥10-铂热电偶丝 GB/T16157一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839.2一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GB/T17674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化学发光法 GB/T26281一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测定前的准备及要求 根据工厂具体情况,制订测定方案 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及计量设备,均应定期检定或校准 根据测定要求,开好测孔,测孔大小应保证测试仪器配置的采样设备能伸人测孔内 同时应搭建
GB/T26282一2010 必要的测试平台,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劳动保护用品 3.4准备好各测定项目的数据记录表格 3.5按要求逐项填写并及时整理测定记录,发现问题尽早重测或补测 3.6各项测定工作,应在窑系统处于连续、正常、稳定运行的时间不小于72h的生产条件下进行 需 要检测的项目,应同时进行尽可能,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物料量的测定 测定项目 熟料(包括出冷却机拉链机冷却机收尘器及三次风管收下的熟料)、人窑系统生料、人窑和人分解 炉燃料,人窑回灰、预热器和收尘器的飞灰、增湿塔和收尘器收灰的质量 4.2测点位置 与测定项目对应,分别在冷却机熟料出口,预热器(或窑)生料人口、富和分解炉燃料人口、人窑回灰 进料口,预热器和收尘器气流出口,增湿塔与收尘器的收灰出料口 4.3测定仪器 适合粉状、粒状物料的计量装置,精度等级一般不低于2.5% 测定方法 对熟料、生料、燃料、窑灰、增湿塔和收尘器收灰,均宜分别安装计量设备单独计量,未安装计量 设备的可进行定时检测或连续称量,需至少抽测三次以上,按其平均值计算物料质量 熟料产量无法通 过实物计量时,可根据生料喂料量折算 4.4.2出冷却机的熟料质量,应包括冷却机拉链机和收尘器及三次风管收下的熟料质量 4.4.3预热器和收尘器飞灰量 预热器和收尘器飞灰量根据各测点气体含尘浓度测定结果分别按公式(1),公式(2)计算,精确至小 数点后一位 预热器飞灰量: M=V×Knm 收尘器飞灰量 M=Vp×K 式中: 分别为预热器与收尘器出口的飞灰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Mh、MpH V、V 分别为预热器与收尘器出口的废气体积',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小时(m/h).; Kn,Km 分别为预热器与收尘器出口废气的含尘浓度,单位为千克每标准立方米(kg/m'. 物料成分及燃料发热量的测定 5. 1 测定项目 熟料、生料、窑灰、飞灰和燃料的成分及燃料发热量 1 本标准中不加说明时,气体体积均指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Pa时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简称“标准 立方米"
GB/T26282一2010 5.2测点位置 同4.2 测定方法 5.3.1熟料、生料、窑灰和飞灰成分 熟料、生料、窑灰和飞灰中的烧失量、siO.、Al.O.、Fe.O.,CaO,MgO,K,O,Na.O,sO.,C和 /-Cao,按GB/T176规定的方法分析 5.3.2燃料 5 3. .2.1燃料成分应注明相应基准,各基准之间的换算系数,见附录A 5.3.2.2固体燃料;按GB/T212规定的方法分析,其项目有;Mad,Vad,Aad,FCad 固体燃料中的 C,H,O,N也可按GB/T476规定的方法分析;S按GB/T214规定的方法分析;全水分按GB/T211规 定的方法分析 5.3.2.3液体燃料:全水分按GB/T260规定的方法分析;灰分按GB/T508规定的方法分析;残碳含 量按GB/T268规定的方法分析;硫含量按GB/T388规定的方法分析;氮含量按GB/T17674规定的 方法分析 3 5 .2.4气体燃料;采用色谱仪进行成分分析,其项目有:cO,H,CH.、HS,O.、N、cO、 SO,H.O. 5.3.3燃料发热量 5.3.3.1固体燃料发热量按GB/T213规定的方法测定 55. .3.3.2液体燃料发热量按GB/T384规定的方法测定 3.3. 无法直接测定燃料发热量时,可根据元素分析或工业分析结果计算发热量,见附录A 5 3 物料温度的测定 6.1测定项目 生料,燃料,窑灰、飞灰、收灰和出窑熟料和出冷却机熟料的温度 6.2测定位置 同4.2 6.3测定仪器 玻璃温度计、半导体点温计,光学高温计、红外测温仪和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 测温仪 玻璃温度计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5%,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2C;半导体点温计和热电偶测温 仪显示误差值应不大于士3C;光学高温计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5%;红外测温仪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2%或士2C 使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用玻璃温度计、半导体点温计和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测温仪测量时,应将 其感温部分插人被测物料或介质中,深度不应小于50n mm -用光学高温计时,辐射体与高温计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7m并不大于3.0m;光学高温计
GB/T26282一2010 的物镜,应不受其他光源的影响;避免中间介质(如测量孔的玻璃、粉尘、煤粒、烟粒等)对测量 精度的影响 铠装热电偶可用镍铬-镍硅铠装热电偶、铂钝30-铂姥6铠装热电偶、铂姥-铂铠装热电偶或铜-康铜 铠装热电偶 热电偶应分别符合GB/T2614、GB/T2902,GB/T1598,GB/T3772和GB/T2903规定 的技术要求,热电偶的允差符合GB/T16839.2一1997的规定 常用热电偶适用的温度测量范围参见 附录B 6.4测定方法 6. .4.1生料、燃料、窑灰、收灰的温度,可用玻璃温度计测定 6.4.2飞灰的温度,视与各测点废气温度一致 出窑熟料温度,可用光学高温计,红外测温仪、铂姥-铂铠装热电偶或铂30-铂佬6铠装热电偶 6.4.3 测定 出冷却机熟料温崖,用水量热法测定 方法如下;用一只带盖密封保温容器,称取一定量(一般 6.4.4 不应少于20kg)的冷水,用玻璃温度计测定容器内冷水的温度,从冷却机出口取出一定量(一般不应少 于10kg)具有代表性的熟料,迅速倒人容器内并盖严 称量后计算出倒人容器内熟料的质量,并用玻 璃温度计测出冷水和熟料混合后的热水温度,根据熟料和水的质量、温度和比热,计算出冷却机熟料的 温度,见公式(3) 重复测量三次以上,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精确至0.1 Mss二)xc 十MxC8 RS 3 h= M×C 式中 出冷却机熟料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l.h M -冷水质量,单位为千克(kg) 热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Rs 冷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s 水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C]; C C 熟料在t时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C)] -熟料在e时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C)] C M -熟料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气体温度的测定 7.1测定项目 窑和分解炉的一次空气、二次空气、三次空气,冷却机的各风机鼓人的空气,生料带人的空气,窑尾、 分解炉、增湿塔及各级预热器的进、出口烟气.排风机及收尘器进、出口废气的温度 7.2测点位置 各自进、出口风管和设备内部 环境空气温度应在不受热设备辐射影响处测定 7.3测定仪器 玻璃温度计,其精度要求见6.3 7.3.1 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测温仪,其精度要求见6.3 抽气热电偶,其显示误差值应不大于士3
GB/T26282一2010 测定方法 7.4.1 气体温度低于500C时,可用玻璃温度计或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测温仪 测定 7.4.2对高温气体的测定用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测温仪 测定中应根据测定的 大致温度、烟道或炉壁的厚度以及插人的深度(设备条件允许时,一般应插人3001 m500mm),选用 mm一 不同型号和长度的热电偶 7.4.3热电偶的感温元件应插人流动气流中间,不得插在死角区域,并要有足够的深度,尽量减少外露 部分,以避免热损失 抽气热电偶专门用于人富二次空气温度的测定,使用前,需对抽气速度做空白试验 使用时需 根据隔热罩的层数及抽气速度,对所测的温度进行校正,参见附录B 气体压力的测定 8.1测定项目 窑和分解炉的一次空气、二次空气、三次空气,冷却机的各风机鼓人的空气,生料带人的空气,窑尾、 分解炉,增湿塔及各级预热器的进、出口烟气,排风机及收尘器进、出口废气的压力 8.2测点位置 与7.2相同 8.3测定仪器 U型管压力计、倾斜式微压计或数字压力计与测压管 U型管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 10a;倾斜式微压计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2Pa;数字压力计精度等级应不低 于1% 8.4测定方法 测定时测压管与气流方向要保持垂直,并避开涡流和漏风的影响 气体成分的测定 测定项目 窑尾烟气,预热器和分解炉进、出口气体,增湿塔及收尘器的进、出口废气以及人窑一次空气(当一 次空气使用煤磨的放风时)的气体成分,主要项目有O.,co,cO. 对于窑尾烟气,预热器和分解炉进、 出口气体及窑尾收尘器出口废气.宜增加sO 和NO. 9.2测点位置 各相应管道 3 测定仪器 9 9.3.1取气管 -般选用耐热不锈钢管,测定新型干法生产线窑尾烟室时不锈钢管应耐温1100以上
GB/T26282一2010 9.3.2 吸气球 -般采用双联球吸气器 9.3.3贮气球胆 用篮、排球的内胆 g.3.4气体分析仪 测定O,CO,cO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或其他等效仪器 对测试的结果有异议时,以奥氏气体分 析仪的分析结果为准 测定No,成分时,宜采用根据定电位电解法或非分散红外法原理进行测试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 对测试的结果有异议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结果为准 测定sO 成分时,宜采用根据电导率法、定电位电解法和非分散红外法原理进行测试的便携式气 体分析仪 对测试的结果有异议时,以定电位电解法的分析结果为准 气体含湿量的测定 10 10.1测定项目 -次空气、预热器、增湿塔和收尘器出口废气的含湿量 10.2测点位置 各相应管道 10.3测定方法 根据管道内气体含湿量大小不同,可以采用干湿球法、冷凝法或重量法中的一种进行测定 具体测 试方法按GB/T16157一1996进行测定 对测定结果有疑问或无法测定时,可根据物料平衡进行计算 11 气体流量的测定 11.1测定项目 窑和分解炉的一次空气、二次空气、三次空气,冷却机的各风机鼓人的空气,生料带人的空气窑尾、 分解炉,增湿塔及各级预热器的进、出口烟气,排风机及收尘器进、出口废气的流量 11.2测点位置 各相应管道,并符合下列要求 气体管道上的测孔,应尽量避免选在靠弯曲、变形和有闸门的地方,避开涡流和漏风的影响 a b)测孔位置的选择原则测孔上游直线管道长大于6D,测孔下游直线管道长大于3D(D为管道 直径). 11.3测定仪器 标准型皮托管或S型皮托管,倾斜式微压计、U型管压力计或数字压力计,大气压力计;热球式电
GB/T26282一2010 风速计、叶轮式或转杯风速计 标准型皮托管和S型皮托管应符合GB/T16157一1996的规定;倾斜式 微压计、U型管压力计和数字压力计的精度要求见8.3;大气压力计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1kPa;热球 式电风速计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5%;叶轮式风速计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3%;转杯式风速计的精度应 不大于0.3m/s 11.4测定方法 11.4.1除人窑二次空气及系统漏人空气外,其他气体流量均通过仪器测定 1.4.2用标准型皮托管或s型皮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U型管压力计或数字压力计组合测定气体管 道横断面的气流平均速度,然后,根据测点处管道断面面积计算气体流量 11.4.3测量管道内气体平均流速时,应按不同管道断面形状和流动状态确定测点位置和测点数 11.4.3.1圆形管道 将管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 的交点上 直径小于0.3m,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11.2要求的小圆形管道,可取管道中心作 为测点 不同直径的圆形管道的等面积环数、测量直径数及测点数见表1.一般一根管道上测点不超过 20个 测点距管道内壁距离见表2 表1圆形管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等面积环数 管道直径/m 测点直径数 测点数 0.30.6 12 0,6~1.0 2 S 412 34 1.0~2.0 12 6~16 2.04.0 -20 102o 表2测点与管道内壁距离管道直径的分数 数 环 测点号 0.146 0.067 0.044 0,033 0.026 0,854 0.250 146 .105 0.082 0. 0 0.750 0.296 0.194 0.146 0.933 0.704 0.323 0.226 0.854 0,677 0.342 0.956 0.806 0.658 0.895 0.774 0.967 0.854 0.918 10 0.974
GB/T26282一2010 11.4.3.2矩形管道 将管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各小矩形的中心为测点 小矩形的数量按表3规定 选取 一般一根管道上测点数不超过20个 表3矩形管道小矩形划分及测点数的确定 管道面积/mm 等面积小矩形长边长度! 测点总数 /m 0.32 0,1~0,5 <0.35 0.5~1.0 <0.50 46 6 1.0~4,0 <0.67 一9 4.09,0 <0.75 916 9.0 <1.0 20 管道断面面积小于0.1m',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l1.2要求的小矩形管道,可取管道中 心作为测点 用标准型皮托管或S型皮托管测定气流速度时,应使标准型皮托管或S型皮托管的测量部分与管 道中气体流向平行,最大允许偏差角不得大于10° 管道内被测气流速度应在5.0m/s50.0m/s 之内 11.5计算方法 11.5.1 用管道气体平均速度计算气体流量,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 V=3600×F×o=3600×F×K1× 式中: 工作状态下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管道断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管道断面气流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w刚y K 皮托管的系数; 管道断面上动压平均值,单位为帕(Pa); Apy -被测气体工作状态下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 十、p十十、Ap -Y五 V公 式中: 分别为管道断面上各测点的动压值,单位为帕(Pa) 、App. N -测点数量 11.5.2人窑二次空气量,用计算方法求得,见GB/T26281一2010中6.1.2.2 11.5. 3 系统漏人空气量无法测定,可以通过气体成分平衡计算 12 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 12.1测定项目 预热器出口气体,增湿塔进、出口气体,收尘器进、出口气体,笔冷机烟囱和一次空气(当采用煤磨放
GB/T26282一2010 风时)的含尘浓度 12.2测点位置 各自相应管道 12.3测定仪器 烟气测定仪.烟尘浓度测定仪 烟气测定仪.烟尘浓度测定仪的烟尘采样管应符合GBT" 16157 1996的规定 12.4测定方法 将烟尘采样管从采样孔插人管道中,使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对气流,按颗粒物等速采样原理,即采 样嘴的抽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滤筒内收集到的颗粒物质 量和抽取的气体量计算气体的含尘浓度 含尘浓度的测定应符合如下要求 a)测量仪器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应密闭,防止漏气,正式测定前应做抽气空白试验,检查有无漏气 D)含尘浓度的测孔应选择在气流稳定的部位,尽量避免涡流影响(见1l.2),测孔尽可能开在垂 直管道上 c)取样嘴应放在平均风速点的位置上,并要与气流方向相对 d测定中要保持等速采样,即保证取样管与气流管道中的流速相等 回转窑废气是高温气体,露点温度高,取样管应采取保温措施(或采用管道内滤尘法),以防止 e 水汽冷凝 在不稳定气流中测定含尘浓度时,测量系统中需串联一个容积式流量计,累计气体流量 1 表面散热量的测定 13.1测定项目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范围(见GB/T26281一2010)内的所有热设备,如回转窑,分解炉、预热器、冷却 机和三次风管及其彼此之间连接的管道的表面散热量 13.2测点位置 各热设备表面 13.3测定仪器 热流计;红外测温仪;表面热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半导体点温计以及玻璃温度计;热球式电风 速仪.叶轮式或转杯式风速计 热流计精度等缓应不低于5%,红外测温仪、半导体点温计和玻聘温度 计的精度要求见6.3;表面热电偶温度计显示误差值应不大于土3C;辐射温度计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2.5%;热球式电风速仪、叶轮式和转杯式风速计的精度要求见11.3 13.4测定方法 13.4.1用玻璃温度计测定环境空气温度(见7.2) 13.4.2用热球式电风速计,叶轮式或转杯式风速计测定环境风速并确定空气冲击角 13.4.3用热流计测出各热设备的表面散热量 13.4.4无热流计时,用红外测温仪,表面热电偶温度计和半导体点温计等测定热设备的表面温度,计 算散热量
GB/T26282一2010 将各种需要测定的热设备,按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表面温度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计算出每 区域表面积的大小;分别在每一区域里测出若干点的表面温度,同时测出周围环境温度、环境风速和 空气冲击角;根据测定结果在相应表中查出散热系数,按公式(6)计算每一区域的表面散热量 (6 a;=a(t一)×F 式中: -各区域表面散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 -表面散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k/mhC],它与温差(t一)和 an 环境风速及空气冲击角有关(见附录C) -被测某区域的表面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lx -环境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友 F 各区域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13.4.5热设备的表面散热量等于各区域散表面热量之和,按公式(7)计算 Q=习Q 式中: Q 设备表面散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 14 用水量的测定 14.1测定项目 窑系统各水冷却部位如一次风管;窑头、尾密封圈;烧成带炯体;冷却机嗣体;冷却机熟料出口;增湿 塔和托轮轴承等处的用水量 14.2测点位置 各进水管和出水口 14.3测定仪器 水流量计(水表)或盛水容器和膀秤,玻璃温度计 水流量计(水表)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膀样 的最小感量应不大于100g;玻璃温度计的精度要求见6.3 14.4测定方法 用玻璃温度计分别测定进、出水的温度 采用水冷却的地方,应测出冷却水量,包括变成水蒸汽的 汽化水量,和水温升高后排出的水量 对进水量的测定,应在进水管上安装水表计量,若无水表的测点, 可与出水同样的方法测定,即在一定时间里用容器接水称量 需至少抽测三次以上,按其平均值计算 进、出水量,二者之差即为蒸发汽化水量 10
GB/T26282一201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燃料的基准换算和发热量计算方法 燃料成分基准之间的换算 燃料成分应有明确的基准,对固体及液体燃料有收到基“ar”,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干燥无 灰基“daf”,将角标写在主题符号的右下角 各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见表A.1 表A.1 各基准之间的换算系数 换算的燃料成分 已知的燃料 分 成 收到基(e ar 空气干燥基(G ad 干燥基(d 干燥无灰基(daf 100 100-M 100 收到基(ar) 00-M 100-M 100-M一A 100 100-M. 100 空气干燥基(ad 00 i00-M -M 00一M.a一A 100 100M. 100二M 干燥基(d -M 100一 100 100 100-M.A 100-M.A 100二A 干燥无灰基(daf) 100 100 100 A.2燃料发热量的计算 A.2.1氧弹量热法测定和计算燃料发热量 按GB/T213规定的方法进行 .2.2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低位发热量 A A.2.2.1烟煤低位发热量按公式(A.1)计算 =35860一73.7V一395.7A一702.0M.a十173.6CRCA.1 Qet.d 式中: Q.a 空气干燥基煤样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空气干燥基煤样挥发分,以百分数表示(%); V 空气干燥基煤样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Aa M 空气干燥基煤样水分,以百分数表示(%). CRC 焦渣特性 无烟煤低位发热量按公式(A.2)计算 A.2.2.2 Q=34814一24.7Vm 382.2Ad 563.0Ma A.2.2.3褐煤低位发热量按公式(A.3)计算 -321.6A Q =31733一70.5V 388.4M net,nd ll
GB/T26282一2010 A.2.3煤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A.2.3.1需要采用全硫计算煤的低位发热量,见公式(A.4) s.-142.9O. Q.md一6984十275.0C十805.7H十60.7Ss A.4 -74.4Ad一129.2M 式中: Cu,H,S叫,O 分别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碳、氢、全硫、氧的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A.2.3.2不需要采用全硫计算煤的低位发热量,见公式(A.5) Qea 12807.6+216.6C十734.2H一199.70O一132.8.A-188.3M A.5 A.2.4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根据煤的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按公式(A.6)计算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00一M Q.=(Qm叫十23M.) 23M A.6) 00-M A.2.5液体和气体燃料发热量 A.2.5.1液体燃料发热量按公式(A.7)进行 Q.=339C十1030H 一109(O.-s,)一25M (A.7 式中 CH.,S.,O. 分别为液体燃料中碳、氢、全硫、氧的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A.2.5.2气体燃料发热量按公式(A.8)进行 Qm,=126.3co+107.9H十358.0cH十590.5C,H十231.3HsA.8 式中: CO,Hg,CH,C,H、H,S 分别为气体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12
GB/T26282一20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热电偶的允差等级及抽气热电偶温度校正 B.1常用热电偶适用的温度测量范围见表B.1 表B.1常用热电偶适用的温度测量范围 推荐使用的最高测温范围/C 热电偶类型 分度号 测温范围/C 长期 短期 -200350 400 铜-康铜 350 K 镍铬-镍硅 -200l300 800 1300 1700 铂姥30-铂姥6 B 0l800 800 R和S 0~1700 1300 1700 铂铐-销 B.2使用抽气热电偶应根据隔热罩的层数及抽气速度,对所测温度进行校正,校正值见表B.2 表B.2抽气热电偶温度校正 测量温度/ 档板层数 最低抽气速度/m/s) 最低速度时校正值/t 400 40 十10~15 -层 500 60o 十17一25 -层 600 -层 80 十25~36 600 二层 40 十10~15 二层 700 60 十10~15 二层 800 70 十l025 十30~46 二层 900 80 1000 100 十50~70 二层 13
GB/T26282一2010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表面散热系数的修正方法 C.1表面散热系数说明 计算回转窑、单简冷却机等转动设备的表面散热时,查表C.1中的数值,并对空气冲击角的影响加 以校正;计算预热器,分解炉等不转动设备的表面散热时,查表C.2中的数值 表C.1不同温差与不同风速的散热系数a 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 温差!" 风速/m/s) 0.24 0.48 0.69 0.90 1.20 1.50 1.75 2.0 40 45.16 50.60 56.03 61.47 66.92 75.69 84.47 93.25 02.03 50 47.67 53.11 58.54 63.98 69.42 78.61 87.40 96.18 104.54 60 50.18 56.03 66,91 71.92 81.42 107.47 61.47 89.90 98.69 70 52.69 58,54 74.85 84.05 92.83 101.61 64.40 69.83 1l0.39 80 54,78 61.05 66.91 72.34 77.36 86.56 95.34 104.12 112.90 69.42 74.85 90 57.29 63.56 79.87 89.07 97.85 106,63 l15.83 100 59.80 66.07 72.34 77.78 82.8o 92.00 100.78 109.56 118.34 110 62.31 68.58 74.85 80.29 85.31 94.50 103.29 112.07 120.85 120 64.82 71.09 77.36 82.80 88.23 97,43 106.21 114.99 123.30 130 67.32 74.01 80.29 85.72 90.74 99.94 109.14 117.50 124.19 3 140 93.25 124.61 70. 76.52 82.80 88.23 102.45 l1l.23 120,01 150 72.34 79.03 85.72 91.16 96.18 105.38 ll4.58 120,85 125.45 160 74.85 81.54 88.23 93.67 99.1o 108.30 115.83 121.27 125.87 170 76.914 84.05 91.16 96.60 101.61 110.81 116.25 121.69 126.28 180 79.45 86,56 93.67 99.10 104.54 111.23 116.67 122.10 126.70 82.00 89,07 96.18 101.61 106,63 117.09 122.52 112.07 127.12 190 200 84,47 92.00 99.10 104.12 107.05 112.90 117.92 122.914 127.54 210 86.98 94.50 101.61 104.54 107.89 113.32 l18.34 123.36 127.90 89.49 118.76 220 97.01 102.03 105.38 108,72 114.16 123.78 128.30 230 92.00 97.85 102.49 105.79 109.14 114.58 119.18 124.19 128.79 240 94.50 98.69 102.87 106.21 109.56 114.99 119.59 124.61 129.63 88 .53 62 125 5.司 250 96, 99 l03.31 l06. l09.98 120.0 03 130.08 260 99.314 100.37 103.73 107.04 l10.40 115.82 120.42 125,44 130.64 270 101.80 l01.21 104.16 107.45 l10.82 116.24 120.84 125.86 131.21 280 104.26 02.05 104.58 107.87 111.24 116.65 121.25 126.27 131.78 290 106.73 02.89 105.01 108,28 111.66 117.07 121.67 126,69 132.35 103.73 105.43 108.70 112.08 17.48 122.08 127.11 132.92 300 109.19 14
GB/T26282一2010 表C.2不同温差与不同风速的散热系数以 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 风速/m/s 温差 2.0 6.0 8.0 35.13 75.27 96.18 113.74 129.67 40 50 37.63 78.20 99.1o 116.67 132.98 60 40.14 81.12 102.03 119.18 13548 70 42.65 83.63 104.96 122.52 138,83 80 45.16 86.14 108.30 125.45 142.17 90 47,67 89.49 l1l.23 128.79 145,10 114.58 132. 100 92.00 14 148.03 50.18 11o 52.69 94.922 117,92 151.79 135.07 120 55.20 97.85 120,85 138.41 155.14 130 57.71 00,78 124.19 141.34 158,06 140 60.22 03.70 127.12 144.68 160.99 150 62.72 105.79 130.47 148.03 164.76 l60 65.23 109.56 133.81 7. 170 74 112.49 136.7!4 180 70.25 115.4l1 140.08 190 72.76 117.92 143.01 200 75,27 120,85 146,36 210 77.78 80,29 220 230 82.80 240 85.31 250 87.81 C.2冲击角的校正方法 计算表面散热,当考虑空气冲击角对单窑散热系数的影响时,应采用冲击角的校正系数 冲击角校 正系数与不同冲击角散热系数的关系见公式(C.1). C.1 e a9o 式中: 冲击角的校正系数; hC)] 冲击角为事时的散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k/(m a 冲击角为90'时的散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k/n C] h a90 根据试验测定结果,冲击角()与校正系数(e.)的关系见表c.3
GB/T26282一2010 表c.3冲击角与校正系数的关系 50" 55"9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75 0,8Oo 0.83 0,86 0,90 0.93 0.96 0.97 0.98 1.00 故考虑冲击角时,单窑散热系数按公式(C.2)进行 C.2 a=a×e, 式中: -单窑的散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kJ/(mhC] 多窑并列时散热系数计算 多简冷却机与窑体散热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作为多窑并列的一个特例对待,而多窑并列时的散热系 数是单窑的0.8倍 多简冷却机的散热按公式(C.3)进行计算 '=0.8×a C.3 式中: -冲击角为中时的散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拨氏度[k/(m,hc]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B/T26282-2010

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回转窑作为水泥生产中最主要的烧结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保证水泥质量至关重要。而热平衡控制是回转窑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热平衡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回转窑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准背景

为了加强对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的规范,避免因实验方法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GB/T26282-2010标准于2010年发布。该标准通过规范化热平衡测定方法,为保证水泥回转窑正常运行提供了指导。

二、适用范围

GB/T26282-2010标准适用于水泥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回转窑的热平衡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回转窑热平衡计算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校验、操作要求等内容。

三、主要要求

在进行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校验:应选用精度符合要求的仪器,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校验。
  • 测量点的选择与布置:应选择能够代表回转窑工作状态的测量点,并按照标准规定的布置方式进行布置。
  •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应根据标准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热平衡计算结果。
  • 实验环境的控制:应控制好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总结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B/T26282-2010标准的制定为保证水泥回转窑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仪器选择与校验、测量点的选择与布置、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实验环境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钢渣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

低热微膨胀水泥

水泥工业用回转窑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的编号:GB/T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共有35页,发布于2011-11-012011-11-01实施
变形镁合金熔剂、氧化夹杂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变形镁合金熔剂、氧化夹杂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变形镁合金熔剂、氧化夹杂试验方法的编号:GB/T26284-2010。变形镁合金熔剂、氧化夹杂试验方法共有4页,发布于2011-11-012011-1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